正文 第21章 美洲古城(1)(1 / 3)

美洲分為北美洲、南美洲,北美洲主要有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南美洲主要國家是巴西、阿根廷、秘魯等國。

美洲也是人類文明重要的發源地之一,曾經創造過輝煌的印加文化、瑪雅文化、阿茲特克文化。然而自發現新大陸之後,美洲的文明發生了劇烈演變,歐洲各國的殖民入侵者幾乎把美洲本土的文化洗蕩殆盡,到了近代文化發展時期,代之以歐洲多國混合的殖民政治和殖民經濟,並且在新大陸上發展了區別歐洲的美洲文化,所以美洲文化就曆史延續性來說,具有巨大的斷裂感和跳躍性的發展特征,古代文化與近代主流文化幾乎沒有了因果關聯。

曆史的傳遞為美洲留下了一批曆史悠久的古城,有曾經的阿茲特克古者卜墨西哥城、古印加文化的搖籃——庫斯科。其中一些古城已經不複存在,隻剩遺址供後人憑吊,如馬丘比丘古城遺址、持奧蒂瓦坎古城遺址等。

魁北克

北美最老的城市

魁北克市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省府,東部重要城市和港口,位於聖勞倫斯河與聖查爾斯河彙合處。魁北克市是美洲法語文化的發原地,是墨西哥以北最古老的城市。2008年是其建城400周年紀念年。魁北克市是墨西哥以北唯一的留有古老城牆的北美洲城市,其老城區於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曆史

魁北克城最初是法國探險家薩繆爾·德·尚普蘭建立的,1608年,薩繆爾乘風破浪來到北美洲尋找殖民地。當他登上這片美麗的土地時,認為自己在無意中發現了“上帝的禮物”,於是準備把這兒建設成美麗的地方。其實早在法國人到來之前,這裏就有印第安人在這裏居住,魁北克的名字就是來源於他們,“魁北克”在印第安語中就是“河流變窄處”的意思。這是因為魁北克位於聖勞倫斯河與聖查爾斯河彙合處,河麵非常窄。此後100多年間,一直到1759年,由軍人、婦女、囚犯和自由職業者組成的法國移民大軍不斷前往魁北克,法國則依靠這些移民,以魁北克為中心控製了整個加拿大。

1756年到1763年,英國和法國之間為爭奪殖民地爆發了“七年戰爭”,最終法國戰敗。1763年法國被迫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魁北克在英國統治下,向西部呈扇形發展,直抵1720年加斯爾·朝塞格羅·德列利修建的城牆腳下。並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商業中心,向美國出口木材、船舶和小麥。當地居民50%以上從事造船業。1791年成為加拿大的政府所在地和議會首都。1867年,魁北克市成為獨立的加拿大聯邦政府的魁北克省的首府。

從19世紀末開始,魁北克市就逐漸形成了今天大學城、文化中心、旅遊勝地、宗教中心,以及本地區商業與服務業中心的形象與特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魁北克曾兩次接待了由羅斯福總統和丘吉爾首相主持的高峰會議,會議期間就結束歐洲戰事和太平洋戰事作了安排。

斯塔地爾城堡與弗龍特納克城堡酒店

斯塔地爾城堡坐落在魁北克城城東,始建於1820年,建成於1850年。扼守聖勞倫斯河道咽喉,被公認為是大英帝國最堅固的要塞之一。如今仍完好地保存著,炮台、彈藥庫、指揮所、兵營等設施比較齊全。當地還組織了一支古裝士兵儀仗隊,模仿百年前值班、升旗、守衛等儀程,很吸引遊客。這座古堡還有一層紀念意義,二戰期間,1943年,羅斯福和丘吉爾在這裏會談,終於作出了打敗法西斯國家的重大決定,當時的會談場所和合影照至今還保留著供遊人參觀。今天,這裏已成為加拿大皇家第二十二軍團司令部所在地。

弗龍特納克城堡酒店是一座法國風格的古堡式大酒店,建於1893年,是魁北克城的象征。城堡像巨人一般聳立在懸崖上,俯瞰聖勞倫斯河上來往的船隻。遊客無論從哪個角度,都覺得自己看到的是城堡飯店的正麵,可見設計者構思之巧妙。因為太美,它成為被攝影師拍得最多的酒店。

魁北克聖母大教堂

魁北克聖母大教堂是魁北克最大的教堂,也是北美最古老的教堂。約有350年的曆史,是一座華麗的巴洛克式大教堂。教堂本身經曆過幾次火災和地震,現在所看到的教堂是於1925年重新整修過的。教堂北邊有魁北克神學院,以及拉瓦爾大學。魁北克神學院是新法蘭西帝國時代培訓神職人員的宗教學校,由魁北克大主教拉瓦爾於1663年創辦。圖中的神學院舊樓建於1675年,是目前城中保存最完整的17世紀建築之一。拉瓦爾大學也是今日魁北克城重要的地標之一,建於1852年,直到1920年止一直都是魁北克省唯一的天主教法語大學。目前這所向全世界招生的古老法語學校,仍保有不少昔日的特色。

古城牆碉堡區

在魁北克市區裏,近乎4.6公裏的古老壁壘環繞著整座舊城,是墨西哥以北唯一的留有古老城牆的北美洲城市,也是北美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依“世界文物保護區”規劃的城市,輝煌的曆史歲月痕跡猶在,如今已是魁北克最著名的曆史性建築,遊客可一路順著城牆到達城門,途中都有鑲版文字解說,敘述著古城碉堡的由來與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