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中計(1 / 3)

在焦急地度過一個月之後,金陵終於傳來噩耗,皇上趙鈞駕崩。

原本正在杭州進行變法的王似豐,立即帶領王承仁等一堆黨羽,包括蘇如雲連夜趕回金陵。

董孝忠掌握的司禮監,也紛紛出動自己的鷹爪,捉拿瑞親王殘餘一黨,準備和王似豐一起掌握朝政,讓瑞親王的兒子徹底成為傀儡皇帝。

皇帝的突然駕崩,讓齊國立即蒙上了一層陰霾。

而襄樊戰場上時常傳來的不利消息,更是讓這個風雨飄渺中的國家,開始人心不穩。呼籲王似豐出戰的呼聲更高,包括呼籲成國公出戰的呼聲,也漸漸大起來。

至於蘇如雲的母親這回事,在如此大事麵前,已經被天下人選擇了遺忘。

或許,成國公一直等的就是這個機會!

……

襄樊戰場,蒙古大營。

“讓他們對呂文德用詐降計?末將認為這萬萬不可”

當著齊軍的麵行軍法把高麗將領打得哭爹喊娘後,忽必烈回到金帳立即將他的打算向幾名心腹透露,並征取他們意見和建議。

但忽必烈話還沒有說完,劉整已經一蹦三尺高,大聲嚷嚷道:“大汗,末將認為你太不了解呂文德了,他和北方打了一輩子仗,對北方漢人都疑心重重,百般打擊排擠,又怎麼可能會相信一幫異邦外族?隻怕高麗軍隊詐降不成,又讓我軍再遭羞辱!”

靠著近些年來的‘傑出’表現,劉整已經逐漸取代子聰成為了忽必烈麾下的頭號謀士,所以他的話一出口後,忽必烈立即有些猶豫,問道:“劉將軍,你確信這個計劃不能成功?或者你確定呂文德會識破這個計策?”

劉整斬釘截鐵的答道:“呂文德會不會識破大汗的計策,這個末將不敢說——但末將可以斷言,呂文德絕對不會相信異族人!末將和他打了幾十年的交道,對他的性格實在太了解了。”

忽必烈有些泄氣,不死心的追問道:“如果呂文德知道王似豐老賊在背後支持高麗逆賊,朕讓這些高麗人打著高麗逆賊的旗號和呂文德聯係,他也不相信高麗人嗎?”

劉整歎了口氣,答道:“大汗,末將就是例子,末將是北方漢人,前些年在齊國也算屢立功勳。齊蠻子中就連近些年的第一名將、王似豐老賊和王堅的老師孟珙都稱讚末將。但呂文德就是對末將疑心重重,處處刁難排擠,甚至勾結俞興想要陷害末將……大汗你想想,呂文德連那時候的末將都不相信,更何況一群高麗異族?”

“劉將軍舉的例子,是不是太沒有說服力了?”子聰冷笑,語氣裏盡是諷刺。

劉整勃然大怒,下意識的去摸腰刀,誰曾想正在摸著被軍棍打傷屁股呻吟的高麗世子王跳出來,大叫大嚷道:“父汗,子聰大師說得太對了,呂文德蠻子不相信劉將軍,是因為劉將軍是公認的三姓家奴。但小婿不同,呂文德蠻子一定會相信小婿,小婿願意去向呂文德蠻子詐降,為父汗詐開城門。”

“哈哈哈哈哈……。”包括伯顏和塔察爾等蒙古大將都哄堂大笑起來,劉整則臉色又青又白,差點沒撲上去和王拚命。

忽必烈強忍住笑,向王佯怒道:“給朕閉嘴!劉將軍對朕忠心耿耿,豈能容你侮辱?快向劉將軍道歉,否則朕決不輕饒!”說罷,忽必烈又轉向劉整歉意道:“劉將軍莫怪,朕這女婿漢話不好,胡說八道,簡直不知所雲。”

“******,這個棒子到中原才幾天,怎麼就知道老子的外號了?”劉整心中有氣卻不敢表露出來,隻能勉強笑笑,又強調道:“總之一句話,末將認為呂文德除了南方漢人之外誰也不信,對他用詐降計,基本上不會有作用。要想攻破樊城內城,我們隻能另想辦法。”

忽必烈默然點頭,心中已經偏向於放棄這個計劃——雖然王諶還在那邊大叫大嚷的要去詐降報仇。

這時候,忽必烈另一個信任的謀士姚樞忽然站出來,向忽必烈拱手道:“大汗,老臣認為此計值得一試,如果成功,我軍至少可減少上萬士卒的犧牲。如果失敗,我軍又有什麼損失呢?”

“對呀。”

被姚樞這麼一提醒,忽必烈立即反應過來.

心說對呀,詐降如果成功,朕的軍隊就可以用最小代價攻破樊城;假如被呂文德識破,最多是一刀把詐降的高麗棒子砍了,朕會有一根毛的損失嗎?

想到這裏,忽必烈馬上說道:“姚先生說得對,此計若是成功,我軍可大量減少士卒損失,完全值得冒險一試。你們議一議,高麗將領該如何去詐降才能讓呂文德蠻子相信。”

忽必烈金口一開,高麗軍隊到樊城詐降的事情就這麼鐵板訂釘的定下來,蒙古軍的一幹智囊武將也開始絞盡腦汁的盤算,如何指點這幫高麗棒子去詐呂文德。

好在忽必烈麾下的人才鼎盛,討論了小半個時辰,一個基本上無懈可擊的計劃就定了下來。王諶也親自到殘餘的高麗軍隊中,挑選了一個名叫金元雄的百夫長擔當詐降使者。不過在忽必烈要求王和金元雄書寫詐降書時,兩個對蒙古忠心耿耿的棒子就傻了眼睛了。

“父汗,小婿從小學習蒙古語言和蒙古文字,隻能說一點漢話,這個用漢語寫信……小婿實在無能。” 王諶長這麼大了第一次有點臉紅。

金元雄則表現出了比他主子更大的勇氣,大聲說道:“大汗,末將雖然不幸出生在一個到處在說漢話的地方,卻一直牢記自己是蒙古上國子民,從來不肯去寫一個下賤的漢字。所以這詐降書,末將寫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