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1839~1937
人物
.洛克菲勒
約翰·洛克菲勒並非多才多藝,但他冷靜、精明、富有遠見。他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那龐大的石油帝國。作為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十億富翁,作為石油巨子,洛克菲勒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控製著美國的石油資源,創設了托拉斯企業製度,在美國經濟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少年時代
1839年7月8日,約翰·洛克菲勒出生於紐約州哈得孫河畔的楊佳小鎮。他的母親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勤快、節儉、樸實,家教嚴格;而父親威廉是個四處闖蕩的木材商、馬販子,也是個走江湖的巫醫。此外,他還出賣土地、買賣毛皮、販鹽等,幾乎是無所不通。
洛克菲勒完全沒有父親的秉性,而繼承了母親勤儉的美德。他一生中恪守“不儉則匱”的準則,從中引申出自己的結論:“隻有數字作數。”14歲那年,洛克菲勒在克利夫蘭中心中學上學。1855年中學畢業後,洛克菲勒決定放棄上大學,到商界謀生。
自闖天下
1858年,19歲的洛克菲勒向父親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的積蓄800美元,與克拉克合股創辦了一家經營穀物和肉類的公司。由於經營不錯,第一年公司就做了4.5萬美元的生意,淨賺4000美元。 第二年淨賺1.2萬美元,洛克菲勒分得6000美元。他在做生意時信心十足、雄心勃勃,且言而有信,想方設法使自己取信於人。
當時,賓夕法尼亞州已經發現了石油。一時間,人們紛紛湧向這一地區,賓夕法尼亞土地上井架林立,原油產量飛速上升,克利夫蘭的商人們怦然心動,他們推選洛克菲勒去賓州原油產地調查,以便獲得可靠的信息。洛克菲勒來到產油地,這裏的狀況令他觸目驚心。洛克菲勒透過表麵的“繁榮”景象,看到了盲目開采背後的危機。他沒有急於回去,而是在產油地住了下來,進一步考察。經過一段時間認真全麵的考察,洛克菲勒回到了克利夫蘭,建議商人不要在原油生產上投資,因為那裏日產石油1135桶,而需求有限,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不出洛克菲勒所料,由於瘋狂鑽油,導致油價一跌再跌。3年後,原油一再暴跌,洛克菲勒認為投資石油的時候到了,他與克拉克共同投資4000美元,與英國人安德魯斯合夥開了一家煉油廠。安德魯斯采用一種新技術提煉煤油,使安德魯斯—克拉克公司迅速發展。
建立石油王國
盡管洛克菲勒才20出頭,做生意卻十分老練。他經常耐心等待,冷靜觀察,確認有十足把握之後,才放手大幹。可合作者克拉克卻舉棋不定,不敢冒風險。兩個人在石油事業的決策上發生了分歧,在洛克菲勒拍到安德魯斯—克拉克公司的股權之後,兩人分道揚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