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前716~前673

人物

.努瑪

也許沒有任何必要用強製或恐嚇的辦法對待芸芸大眾,當他們親眼從自己的統治者一生中看到一個光輝奪目的德行榜樣時,就會自願走上智慧所指之路,就會同他們的君主取得一致,使自己適應一種無可指摘、天賜福祉、充滿友誼與和諧融洽的生活……一個國王若是能將這樣的生活與這樣的旗幟灌輸給他的人民,便實在是國王當中的佼佼者了。事實表明,努瑪能洞察這一點,確實是卓越非常、不同凡響的。

——普魯塔克

繼承王位

話說羅慕路斯神秘失蹤之後,新的騷動和內訌侵擾著剛剛強盛起來的羅馬——由誰接替羅慕路斯為王。貴族們因部族不同而互相妒忌,由於利益不同,在擁立何人為主的問題上,他們分成了許多派別。為了避免混亂,元老院決定由他們每一成員輪流執掌王權,舉行日常的獻祭儀式和處理公共事務。但這還是招致了猜忌和責難,指控他們將政府形式變成了寡頭統治,國家隻掌控在貴族手中,而無人為平民維權。於是兩大集團(羅馬人和薩賓人)達成協議:一方應該在另一方內任命一人做國王。他既會仁慈地對待選他為王的一方,也會友善地對待與他同一血緣的一方。

努瑪便是在這樣一種情勢下被選為王的。努瑪是薩賓人赫赫有名的奎裏斯城一位顯貴龐蓬最小的兒子,生於羅慕路斯創建羅馬的那一天(4月21日)。據普魯塔克記述,“他生就的氣質是傾心於身體力行每一樁美德,尤其善於克製自己、遵守紀律、忍受磨難與鑽研學問……

他不僅排除了靈魂裏不潔的情欲,而且也摒棄了蠻族奉為最高榮譽的暴力與強掠。”努瑪雖然出身豪門,但平素不喜奢侈享受,閑暇幽居沉浸於對神的本性與力量的冥思。人們普遍認為他是一個無可指責的仲裁與顧問,與羅慕路斯共掌王權的弟提斯將獨生女兒嫁給了他,他卻依舊保持一種平民生活。13年後,努瑪的妻子塔提亞去世,他便杜絕了城裏人的生活方式,大部分時間住在鄉間。當羅馬的使者邀請努瑪繼承王位之時,努瑪剛好40歲,而令兩位使者驚訝的是,他們本以為簡單的任務——請努瑪即位——艱難異常。後來努瑪在父親龐蓬的勸說下,為了團結兩個部族,避免羅馬人民陷入內戰,答應繼承王位。在人民的夾道歡迎下,努瑪進入羅馬城,公民投票的結果是所有人都選努瑪。

羅馬城從一開始就是由一批剽悍異常的好戰之徒修建起來的,它在不斷的戰爭中壯大了自己,但若不加整頓也會輕而易舉地從內部崩潰。要將粗暴而好戰的羅馬人變得較為溫雅和富於正義感絕非易事,在努瑪親自指導下,舉行獻祭、舞蹈、宗教遊行和與行善意願不悖的娛樂活動,正是由於這些活動,努瑪深得民心,馴服了他們原本凶狠好鬥的習性。

立萬世之基

據說努瑪掌權後辦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散了羅慕路斯一直安置在身邊的300人侍衛隊,第二件事是在朱庇特和戰神的兩個祭司之外,增加了第三個羅慕路祭司。努瑪的立法和教育都是統歸於宗教的,他要求人民虔信神明,待人保持正義,製定了一係列宗教祭儀和法規,全體人民皆須遵守,其大概如下:(1)指定由各庫裏亞長老(30人)主持各庫裏亞的公共祭神典禮,奉獻犧牲;(2)設專職祭祀專司某種祭獻事宜;(3)指定騎兵司令官專司舉行與國王衛隊和騎兵有關的宗教儀式,並製定祭儀;(4)由占卜巫師專司解釋各種神兆吉凶;(5)建全國灶神維斯塔廟;(6)創立兩個以歌頌戰神馬爾斯為目的的薩利舞蹈團;(7)創立和平談判使團,在未宣戰之前,負責與敵方談判;(8)設大祭司長,有司法責任,並負責記錄宗教活動、重大事件。這就是最早的編年史,由此又創立了曆法。正是努瑪的這些創製令後人堅信努瑪與畢達哥拉斯有著親密關係,因為宗教儀式和活動在畢達哥拉斯哲學與努瑪的施政方略中都占有極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