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前60~前57

人物

.克拉蘇

.龐培

.愷撒

按照普魯塔克的說法,前三頭同盟乃是“消滅貴族政權的真正的國家政變”。克拉蘇、龐培和愷撒三巨頭的秘密同盟,在羅馬共和向帝製的轉變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中間過渡環節。

愷撒出任執政官

公元前60年,愷撒在恢複行省的秩序後,不等繼任者到達,便匆匆地離開了行省返回羅馬,同時提出兩個要求:凱旋式和執政官職位。他曾派人到元老院請求允許他缺席參加執政官競選(這是違反法律的,但是別人也這樣做過),但是小加圖反對這個提議,把介紹候選人的最後一天完全用在公開演說上(有意拖延),最後愷撒放棄了凱旋式(有規定,得勝的將軍在凱旋式舉行之前,不能進入羅馬城),以普通公民的身份進入羅馬城參加競選。

話說這時的龐培,在海盜戰爭勝利以及第三次密特裏達提戰爭迅速結束之後,他的權勢和威望都達到了頂點。但是,元老院同意他舉行盛大凱旋,卻拒絕批準龐培於遠征期間所公布的各項法令,拒絕批準用國家土地賞賜他的老兵。因此,龐培對元老院忌恨不已。克拉蘇對於龐培的戰功早就暗暗嫉妒,曾醉心於征服埃及,可是遭到了元老院的堅決反對。他與愷撒的關係日益密切,積極支持愷撒競選公職,並曾助他擔保巨額債務。在對龐培的東方法令問題上,克拉蘇曾和盧庫魯斯合作,盧庫魯斯認為:他已經基本打敗了密特裏達提六世,隻是由於不適當地被解除兵權,才給了密特裏達提六世緩息的機會,不過這時本都已十分衰弱,龐培才能夠打敗他。龐培大為憤怒,因而與愷撒交好,宣誓保證支持他做執政官。

愷撒使用調和手段,使克拉蘇和龐培為了共同的利益建立了友好關係。所以,這三個最有勢力的人達成了相互支持的秘密同盟,以使國家的任何一項措施都不得違反他們三人之一的意願,這便是後世學者所稱的“前三頭同盟”。

公元前60年,在龐培和克拉蘇的支持下,愷撒當選為執政官,另一位當選的是元老院扶植起來牽製愷撒的馬可·畢布路斯。起初,愷撒在元老院發表演說,主張與畢布路斯和衷共濟,暗示他們的糾紛可能對於國家引起最嚴重的後果。愷撒的誠意讓畢布路斯喪失了警惕,當他沒有察覺的時候,愷撒已秘密地準備了一支“公民大軍”。

愷撒提出一係列鞏固三頭政治的議案,首先是提出分配公地、救濟貧民的法案,其中最好的中意大利一帶國有土地分配給龐培的全體將士以及有三個以上子女的家長,愷撒因此得到群眾的好感。為了該法案,他與元老院發生激烈爭辯,在當年的其餘時間他甚至不再召集元老院,隻在講壇上大聲疾呼地向人民演說。在一次公共會議中,他詢問龐培和克拉蘇對於法案的看法,兩人都表示讚成,於是許多暗藏短劍的公民跑到表決會場。這時,畢布路斯衝入會場,宣稱有不吉征兆必須推遲表決,結果被愷撒的支持者武力攆出會場。這樣,愷撒的法案獲得了通過。

愷撒指示元老院必須宣誓遵守這項法律,許多元老(小加圖等)拒絕宣誓,因此愷撒提議人民通過法案,凡拒絕服從者處死刑。因此,元老們,包括保民官們,都沒有再敢反對。這時,一個平民跑進廣場,自稱是畢布路斯、西塞羅和加圖派來殺害愷撒的,這引起了人民的憤怒。最後,人民供給愷撒一個衛隊保護他,使他免受陰謀者的暗算。此後,絕望的畢布路斯直到任期結束都沒有離開過家門,隻能發出通知,宣布不吉征兆。愷撒大權獨攬,“畢布路斯和愷撒執政之年”被戲稱為“尤利烏斯和愷撒執政之年”。

按照所允諾的,愷撒使龐培在東方的法令得到批準。此後,愷撒還把包稅人的承包資金減少了三分之一,這樣很多騎士站到了愷撒一邊。在滿足其餘兩頭的要求以後,愷撒頒布了有名的反勒索法,包括101條條款,明確規定了行省長官的職權行止,該法在此後五百多年一直是羅馬各行省高級官吏的指針。另外,愷撒就任伊始便下令,每天編纂和公布元老院和人民大會的議事記錄,這是曆史上最早的官方報紙。

公元前59年,愷撒娶了下任執政官盧基烏斯·庇索的女兒卡爾普尼卡婭為妻,並把他的女兒尤利婭嫁給了龐培。愷撒在卸任前便指使親信保民官瓦提尼烏斯提出法案,把山南高盧和伊利裏古姆兩個行省都交給了愷撒,期限五年,這期間他有權征募三個軍團,有權按照自己的意思任命行政長官級的副帥。元老院不僅無力抵抗,還被迫給愷撒增添了那爾旁高盧行省和再招募一個軍團的權力,因為他們擔心,即使他們不同意,人民大會也會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