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3~79
人物
.老普林尼
.小普林尼
蓋烏斯·普林尼·塞孔都斯,常被稱為老普林尼或大普林尼,古羅馬百科全書式的作家。其僅未散佚的著作《自然史》(或譯《博物誌》)廣為流傳,頗為後世學者重視和稱讚。
生平與著述
老普林尼出生於意大利北部的新科莫姆城的一個騎士家庭,少年時便赴羅馬求學。公元47年~57年,他在日耳曼行省任騎兵軍官,與後來的羅馬皇帝提圖斯交情不淺,以致他晚年時還津津樂道地談論他與提圖斯的“共同的營帳生活”。從日耳曼返回羅馬之後,他開始從事律師工作,工作之餘博覽群書。韋伯薌統治時期,他曆任要職,在西班牙、高盧、北非等地擔任過財政督察官的職務,大抵從公元74年起,他擔任以米塞姆港為基地的海軍艦隊的司令,負責清剿海盜。
據小普林尼所述,老普林尼一生手不釋卷,分秒必爭,空餘的所有時間全都用於學習。甚至在吃飯的時候,他一麵聽奴隸給他讀書,還一麵做摘要。曾經有這樣一件事——當朗讀的人讀錯了一個字的時候,在場的普林尼的一位朋友打斷了他,要他重念。普林尼對他的朋友說:“你不是已經聽懂了他讀的東西嗎,你一打斷,又使他少為我們念了十多行字。”
老普林尼一生共寫了7部著作,其中6部已經散失,僅存片斷,隻有《自然史》完整地保存下來。根據其他人的記載和引述,他已散失的著作有:《關於騎兵投擲長矛》、《波姆波尼烏斯·塞孔都斯的生平》、《演說術初階》、《費解的辭》、《日耳曼戰記》和《續阿烏菲迪烏斯·巴蘇斯所著曆史》。
《自然史》
《自然史》一書寫成於公元77年,老普林尼死後不久由小普林尼出版。老普林尼在前言中說,此書敬獻皇帝提圖斯,不是為了富麗詞藻愛好者而寫,而是為了實際從事農業和手工業者而寫。小普林尼稱讚該書“像自然本身一樣”題材廣泛多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括農業、手工業、醫藥衛生、交通運輸、語言文字、物理化學、繪畫雕刻等方麵。
《自然史》全書共分37卷,第1卷前言介紹全書內容和材料來源;第2至6卷描寫宇宙,介紹人種和地理概況;第7卷講述人類學和生理學;第8至11卷屬於動物學,分別介紹陸上動物、水中動物、鳥類和昆蟲;第12至19卷屬於植物學,包括各種樹木花卉;第20至32卷講述藥物學,包括藥用動植物;第33至37卷涉及礦物學、冶金學、化學工業等方麵,談及繪畫顏料的加工和雕塑材料的製作技巧,同時還花了相當篇幅講述藝術發展史。《自然史》共參考了近500位作家的2000多本著作,為我們保存了許多已經散佚的古代資料。
公元79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大爆發。當時正在附近擔任艦隊司令的老普林尼為了勘察火山爆發的情況和研究火山爆發的原因,乘船趕往火山活動地區,因火山噴出的含硫氣體而中毒死亡。老普林尼終生未娶。按照他的遺囑,他把自己的外甥收為養子,即著名的小普林尼,全名是蓋烏斯·凱基利烏斯·普林尼·塞孔都斯。老普林尼去世時,小普林尼18歲,他繼承了舅父的全部手稿和摘錄材料的筆記,總數達160卷之多。
延伸閱讀
維蘇威火山
維蘇威火山是意大利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火山之一。維蘇威火山在曆史上多次噴發,最為著名的一次是公元79年的大規模噴發,灼熱的火山碎屑流毀滅了當時極為繁華的龐貝古城,其他幾個有名的海濱城市如赫庫蘭尼姆、斯塔比亞等也遭到嚴重破壞。18世紀中葉,考古學家把龐貝古城從數米厚的火山灰中挖掘出來,那些古老的建築和姿態各異的屍體都完好地保存著。最為有趣的是,1944年維蘇威火山再次噴發,從火山頂部的中心部位流出熔岩,噴出的火山礫和火山渣高出山頂約200米~500米,火山爆發的奇妙景觀使得正在山下激戰的同盟國軍隊與納粹士兵停止了戰鬥,成千上萬的士兵跑去觀看這一大自然的奇觀。在過去的500年裏,維蘇威火山多次爆發,熔岩、火山灰、碎屑流、泥石流和致命氣體奪去的生命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