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是改革開放步伐加快的一年,“振興中華”的口號喊出了久違的中國人民的心聲,成為了時代的最強音。
2月25日,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聯合發出倡議,在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中,開展以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和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為內容的“五講四美”文明禮貌活動。
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在京舉行。會議審議並一致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決議》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毛澤東的曆史地位,科學論述了毛澤東思想。至此,黨在思想指導上完成了撥亂反正的曆史任務。胡耀邦當選為黨中央主席。
11月30日至12月13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舉行。趙紫陽作題為《當前的經濟形勢和今後經濟建設的方針》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後經濟建設的十條方針。會議還通過了經濟合同法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
夏天,鄧小平在北京會見知名港台人士傅朝樞時,首次公開提出解決台灣問題的“一國兩製”構想。鄧小平說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可以采取獨特的模式,社會製度不變,台灣人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國資本不動,台灣可以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並且還希望台灣領導人的眼界放寬點、看遠點。統一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希望,是中華民族的希望。
年初,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大江截流工程勝利合龍。7月19日建國以來長江最大洪峰順利通過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這在我國水利水電建設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壯舉。還是在這個月的16日,國務院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條例》,決定從這一年開始在國內發行國庫券。
9月20日,中國成功地發射了一組空間物理探測衛星。這是中國首次用一枚火箭發射三顆衛星。衛星準確入軌,各係統工作正常,不斷地向地麵發送各種科學探測和試驗數據。
從這一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開始實施學位製。為此擬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審定學位授予單位的原則和辦法》的兩個文件,規定我國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
中國乒乓球運動員在4月舉行的南斯拉夫諾威薩德第三十六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囊括全部7個項目比賽冠軍,創造了世乒賽55年曆史上的新紀錄。此後的11月6日,中國女排首次獲得世界冠軍。
存在主義思潮在大學校園掀起層層波瀾
薩特的“存在主義”,尼桑、叔本華的“為意誌論”等以“唯我主義”為核心的西方哲學思想和倫理道德觀念在大學校園裏掀起了層層波瀾。人的本質是什麼?什麼是人生的真正價值?人的本質是不是自私的?這些問題成為了大學生爭討的熱門話題。一些學生把“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當作人生哲學的格言。在個人與社會、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撞擊中,一些大學生陷入了哲學與倫理道德的誤區。
動畫片《嶗山道士》詼諧幽默受歡迎
《嶗山道士》這部動畫片是取材於《聊齋誌異》中的一則小故事,說的一個整天夢想當神仙的書生去嶗山學道,學了點穿牆術就打算以次行竊,結果頭上撞了很多皰。本片的藝術指導程之是膾炙人口的老藝術家;另一位劉異龍先生,是著名的昆曲文醜(小花臉),其中書生因為砍柴吃不消開溜的時候,一邊跑一邊唱:“我逃之夭……夭!”以及後來他向妻子炫耀時唱到的:“穿牆進去,我穿牆進去,拿了就……跑!”等等這些昆曲唱段都是出自劉異龍的指點。全片讓人看時詼諧幽默,其中最經典的一段是學習穿牆術和嫦娥伴舞、賞月、飲酒的情節,用稚拙的木偶把神話故事演繹的活靈活現。
《敵營十八年》拉開了中國連續劇的大幕
一部《敵營十八年》播出後,由此拉開了我國連續劇的大幕。片頭曲的歌詞“勝利在向你招手,曙光在前頭”成了流行的口頭語。許多孩子們都把電視劇的男主人公、地下黨員江波當作偶像,有的調皮的孩子還用雞毛、鐵絲、釘子“研製”了飛鏢。這部戲每一集都有一個主題,其中有:《當機立斷》、《關鍵時刻》、《將計就計》、《碼頭迎親》等。該劇不僅來開了中國電視連續劇的大幕,而且還為電視劇創作注入了許多創新的元素。
舞劇《紅樓夢》讓人耳目一新
人民日報1月2日訊 《紅樓夢》中的故事第一次以民族舞劇的形式搬上舞台。最近由江蘇省歌舞團在南京演出。該劇具有我國民族的古典的舞蹈藝術特色,並且有所發展和創新,看了令人耳目一新。
郵政局設立大批報刊零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