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5月19日電 張海迪是我國社會主義國家輔育的共產主義新人的又一個優秀代表。在黨中央和中央領導同誌題詞號召下,學習張海迪,爭做共產主義新人,爭做80年代新雷鋒這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春風正強勁的吹拂著祖國大地。全國各地的人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掀起了一股學習張海迪同誌的熱潮。
我國第一個現代化的彩色電視中心動工興建
人民日報5月26日訊(記者 朱習華) 首都複興門外,軍事博物館西側,將建設一幢高111米、24層淡綠色大樓和它身旁的一組圓型建築,這就是列入國家70項重點建設項目的中央電視台彩色電視中心。這項工程定於今年5月30日破土動工。彩色電視在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逐步改善,廣大群眾對收看彩色電視的要求愈來愈高。但中央電視台自70年代初播出彩色電視節目以來,一直是在原來黑白電視台的基礎上經營的,因此無論在節目質量、數量和播出時間等方麵,都遠不適應電視觀眾的要求。為了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中央決定建立這個彩色電視中心。
人們著衣顏色五彩繽紛
人民日報5月29日訊(記者 楊丹) 流行色即時興的色彩,是人們為了達到一定的藝術(服用、裝飾)效果,按自己對色調的愛好,從自然界千變萬化的色彩中吸取選用的一部分。我國過去由於物質生活不夠豐富,加上“左”的思想影響,人們的衣著多是藍色和灰色。十年動亂中又加了個草綠色。現在市場上、街頭鬧市已開始出現一派五彩繽紛、滿園春色的景象。隨著物質生活、審美觀念的發展,人們對品種、花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更新穎的色彩。
朱建華刷新男子跳高世界記錄
新華社6月12日訊 昨天下午,在北京舉行的第五屆全運會預選賽比賽中,朱建華躍過了2.37米的高度,刷新了男子跳高世界記錄。在1980年8月,德意誌民主共和國選手韋西格在莫斯科奧運會上躍過2.36米的橫杆。這個保持了近3年的世界記錄被我國選手朱建華打破了。這也讓朱建華成了國人矚目的體壇英雄。
我國每10人擁有1份報紙
新華社6月27日訊 有關部門新提供的材料說,我國目前經濟冊發行的報刊已超過2700多種。其中報紙有500多種,每期發行總數9200多萬份,現在全國每10人擁有1份報紙。隨著經濟形式的日趨好轉和文化教育的普及及提高,我國報刊訂戶的結構也發生新的變化,私人訂報紙的比重上升,農村訂戶也急劇增加,連邊遠地區的報刊訂戶也日益增多。
我國首次刊登招考模特的廣告
6月,《北京晚報》上刊登了一則《服裝廣告藝術表演班招生啟事》,招收男女模特。這則招生啟事,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則見之於報的招考時裝模特的廣告,十分引人注目。廣告一經刊出,北京青年男女反響異常熱烈,很短時間內就有上千人報名,使原本以為沒有多少人會報名的主辦單位措手不及,隻得一次又一次的加印報名表。
北京職高畢業生受到社會歡迎
北京晚報6月28日訊(記者 宋希) 今年暑假,北京市有9000多名職業高中畢業生,比去年多2000多人。這些學生有文化、有技能,很受社會的歡迎。許多用人單位在這些學生實習的時候就表示願意招收他們。
我國海外保險業務發展迅速
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記者 陳乃進) 記者從正在北京召開的海外保險公司經理會議獲悉,我國海外保險業務有了新發展。1980年至1982年,我海外保險收入平均每年遞增15%以上。
全國青年出現自學熱
新華社成都7月9日電(記者 於競祁) 共青團中央最近在成都召開的11省、市青年自學工作座談會提供的情況表明,我國青年中正在出現一股“自學熱”。據統計,北京、上海、重慶、南京、沈陽這五個城市中,采取多種多樣形式自學的青年有900多萬人。四川省城鄉堅持自學的青年有600多萬人。山西省團刊辦的刊授大學和陝西、四川兩省團刊分別辦的自修大學,入學青年近10萬人,學生遍及全國。
我國決定在高校試行人民獎學金
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 教育部和財政部7月11日聯合發出通知,決定改革我國普遍高等學校本、專科學生人民助學金的實施辦法和對普遍高等學校本、專科學生試行人民獎學金製度。近幾年來由於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改革人民助學金是必要的實施辦法。
我國成功進行了開顱切瘤高難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