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是經濟、科技、教育、軍事體製改革全麵引向深入的一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其主要內容有兩個方麵:一是改革農產品統派購製度,逐步把價格放開,真正按價值規律辦事,做市場調節的文章;二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繼續貫徹絕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方針,麵向市場,因地製宜,使農業內部各個方麵協調發展,逐步實現農村產業結構合理化。這個文件標誌著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開始的以建立農村生產責任製為中心的農村改革第一階段已基本結束,進一步改革農村經濟管理體製、促進農村產業結構合理化的農村改革第二階段即將開始。我國農村從此進入全麵發展商品生產的新階段。
3月2日至7日,全國科學技術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專門討論科技體製改革問題。13日,《中共中央關於科學技術體製改革的決定》正式公布。它表明中國科技過去一切依附、聽命於行政機關,沒有一點自主權,科技和生產建設相分離的狀態開始得到扭轉和改善。
中共中央5月27日發出《關於教育體製改革的決定》。其主要內容是:改革教育管理體製,在加強宏觀管理的同時,堅決實行簡政放權,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主權;調整教育結構,相應地改革人事製度;改革同社會主義現代化不相適應的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
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6月4日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宣布,中國政府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減少人員額100萬。這是中國政府和人民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現。它表明中國願意並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年初,國務院在發出《關於國營企業工資改革問題的通知》中指出:在國營大中型企業中,實行職工工資同企業經濟效益按比例浮動的辦法;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
這一年,全國農村人民公社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工作全部結束。全國共建9.2萬多個鄉、鎮人民政府,建立村民委員會82萬多個。
這一年的5月,“星火計劃”由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這一計劃是由國家科委與各有關部委共同倡議的一項科技為振興農村經濟服務的計劃設想。
盒裝飯在廣州興起
工人日報1月2日訊 盒飯作為一種方便快捷的食品正悄然在廣州興起。廣州市飲食服務公司為適應縮短午休時間的新情況,已準備采取措施擴大盒飯的生產,廣州盒飯日銷售量達3000多盒,每盒價格是最低為6角,一般為1元,大受職工和居民們歡迎。
武漢一些老年知識分子實行6小時工作製
工人日報1月10日訊 為了照顧老年知識分子的身體健康,使他們能更好地為四化建設做貢獻,武漢市最近做出新的規定,對於男55、女50歲以上的知識分子實行每天工作6小時或每周工作5天的製度。
女性流行穿高跟鞋
自外國女星瑪麗蓮?夢露把高跟鞋穿出的絕世的風情後,高跟鞋在我國便開始廣泛流行起來。高跟鞋的魔力其實並不在於它的高度上,主要來自它所造成的一種視覺上的幻象:細長細長的高跟鞋借助足踝部的弧度,把女性的腿部曲線襯托的優美而修長,這就是所謂性感的象征符號了。
床單熱銷
工人日報1月13日訊 1985年全國開始出現床單熱銷的現象。其原因是:在城市是由於進入婚齡的青年增多,並出現用床單作禮品贈送親友的新方向;在農村則是由於翻建房屋,拆炕換床的農戶逐年增多。
農民開辦首家影視公司
工人日報1月14日訊 最近我國第一家由農民創辦的影視公司——農家影視公司在山東長島成立。39歲的農民刁增湖擔任董事長,並已聘請部分專業或業餘電影作者為編劇、導演、攝影師等。他首先選好了劇本,定於今春開機拍攝。
《十五的月亮》紅遍全國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你守在嬰兒的搖籃邊,我巡邏在祖國的邊防線;你在家鄉耕耘著農田,我在邊疆站崗值班。啊……豐收果裏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軍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1985年春晚上一曲《十五的月亮》這首膾炙人口的軍旅歌曲,感動了萬千中國老百姓,迅速紅遍了全國。許多華僑、華裔也傳唱這首歌,以此來寄托對祖國和家鄉的思念之情。
西沙建立我國首座海水淡化站
新華社廣州1月15日電 我國第一座海水淡化工程――西沙海水淡化站最近在西沙群島的永光島建成投產。西沙海水淡化工程是利用我國自行設計的和製造的海水淡化裝置安裝的,日產淡化水200噸,給西沙軍民飲用氺帶來了方便。
娃娃操縱電腦超過老師
北京晚報1月16日訊(記者 王達人) 記者日前在北京育民小學電腦彙報課上獲悉一個有趣的新聞:四年級的學生學了3個月電腦後,比學過同樣長時間的教師無論在操作的熟練程度上,還是在編程序的水平上都超過了一大截。對此該校教導主任說:“這種情況說明,孩子們的記憶力較強,電腦要從娃娃抓起,完全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