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期間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生活水平提高
人民日報9月17日訊 國家統計局對農村住戶進行抽樣調查的結果表明,“六五”期間,農民家庭收入持續增長,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構成發生顯著變化。“六五”前4年,農民個人建房25億平方米。到去年末,平均每個農民擁有的房屋麵積達13.6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4.2平方米。1984年底,全國農民儲蓄達438.1億元,比1980年增長2.74倍。
我國專利申請突破1萬件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 據中國專利局統計,從今年4月1日我國專利法實施到9月12日止,中國專利局收到的專利申請已突破1萬件。申請數達到1萬件時的各種專利申請情況是:發明專利申請為6176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為3400件,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為424件;國內單位和個人專利申請為6689件,外國企業和個人來華專利申請為3311件。這一速度在世界專利史上是罕見的。
我國第一代吉普轎車正式投產
人民日報9月27日訊 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經過兩年的建設,正式投產BJ1×J213四輪驅動吉普轎車是在我國生產的第一代吉普轎車。9月26日,該公司舉行剪彩儀式,上百輛新穎美觀的吉普轎車出廠。
甘肅大地灣出土一幅中國最早的美術作品
工人日報10月12日訊 現存於蘭州大地灣原始先民的地畫,被藝術史專家公認為是已發現中國最早的美術作品。大地灣原始社會遺址距今5000多年,該畫發現於遺址的一所房子內,用黑炭繪成,約1平方米。
上海編印小學生法製教材
人民日報10月13日訊(記者 孫洪康) 上海市教育局編印了一本小學生法製教材。上海市的800多所小學近日已陸續收到這批教材,並安排了具體教程。
哈爾濱有隻“倒蛋部隊”
在哈爾濱,人們風趣地稱販運雞蛋的農民為“倒蛋部隊”。正是這支規模不小的“部隊”,維持了全市300萬人的吃蛋的需要。過去哈爾濱每年為全市民吃蛋,要花費數百萬的財政補貼,而每個市民一年憑票才能買到5斤雞蛋。從去年開始,政府決定雞蛋全部放開經營,農民便“合法”的進入了雞蛋流通領域,“倒蛋部隊”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市民再也不用為想吃雞蛋而犯愁了。
家長學校現身武漢
長江日報10月17日訊 武漢市教育改革出現了一樁新鮮事,全市辦起了家長學校近500所。家長教育學習有多種形式,如爺爺奶奶班、家庭教育研究班等。市政府還規定,今後凡有子女在幼兒園乃至初中上學的家長,必須進學校舉辦的家長學校學習。
首屆全國農民田徑運動會在濟南舉行
人民日報10月21日訊(記者 柯文) 由國家體委、農牧漁業部、共青團中央聯合舉辦的首屆全國農民田徑運動會,10月20日在濟南郊區農民新建的王舍人莊文體中心拉開戰幕,該文體中心是當地農民集資興建的。參加這屆全國農民田徑運動會的有25個省、市、自治區的247名運動員。
中國家庭生活方式的轉化
人民日報10月22日報道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變化:一是從溫飽型向小康型轉化;二是從自給型向商品型轉化;三是物質型向文化型轉化;四是從標準型向多樣型轉化;五是從耐久型向更新型轉化。
廣州出現新職業——公關小姐
公共關係小姐,這一全新的行業,在實行對外開放的廣州應運而生了。一批充滿青春活力、學有專長、訓練有素、儀態灑脫的公共關係小姐(簡稱公關小姐)開始惹人注目的出現在社會大舞台上。“公關”儼然是大賓館的“外交部長”,她們要對國內外新聞單位提供資料,回答記者提問,接待中外來賓;每逢春節、端午節、聖誕節、情人節等中外重大節日,她們要安排一些別開生麵的活動,以娛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