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訊 我國著力改善群眾居住環境的努力正在取得顯著成效。往年住宅建設一排排一般高,樓樓緊相連的單調、呆板的格局被突破,代之而起的是建設合理、協調、富有群體美的一批披新型住宅小區,居民們的居住質量同時有了提高,近3年來,全國每年都要建20個左右新型小區。居民們高興的對記者說:“現在我們不但有的住,而且住的實在是好呀!”

我國部分城市滿目青翠

新華社南京10月27日訊 據從最近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召開的全國綠化文員會辦公室主任會上獲悉:我國城市綠化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大部分城市的綠化狀況有明顯改善,一部分城市經長期綠化美化,形成了綠樹成行、園林疊翠、花壇處處、草坪成片的優美環境。據有關部門統計,到1985年底,全國城市園林綠化麵積已達1.1291萬公頃,比1981年增長了45‰。

廣州出現民間“小錢莊”

中國新聞11月4日訊 廣州最近出現了由街道集資興辦的一批城市“小錢莊”,分布在北京街、詩書街等共4間城市合作信用社,最近同時開業。這批民間興辦的集體金融企業,突破了舊金融體製由國內獨家經營的局麵。

我國手表生產年產量突破5000萬隻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 目前我國已跨進了世界上年產量在5000萬隻以上的少數幾個手表生產大國的行列。每月生產手表470多萬隻,比1965年以前曆年產量的總和還要多。我國手表工業始於50年代中期,比世界手表生產大國大約晚了半個多世紀。現在我國已有生產手表的定點企業40家。1985年產量達5431萬隻,今年前10個月又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長。機械手表走時每晝夜一般不超過正負30秒鍾,機芯部分總的質量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留學生熱愛中國戲曲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 張慧賢) 自從1977年以來,先後有美國、英國、法國、聯邦德國等17個國家的留學生到中央戲劇學院學習。他們都很喜歡中國戲曲,許多人達到如醉如癡的程度。許多外國留學生回國後成為向世界各國介紹中國戲曲藝術的傳播者。瑞典進修生聶珂玲寫的《梨園的果實——中國戲曲》一書已經出版。法國留學生尹瑞培寫的《中國戲曲音樂》即將出版。

我國民用飛機首次出口外國

我國向國外出售6架“運12”飛機,到10月底已有2架在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裝配成功。試飛完畢,購方經驗收對飛機的質量表示滿意。這是我國首次向國外售出的第一批民用飛機。

我國首次獲得腦電圖正常值數據

新華社北京11月14日電(記者 朱玉) 首都醫學界最近取得了我國自己的腦電圖正常值數據,結束了幾十年來依靠歐美和日本腦電圖標準的曆史。從1983年至1985年,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協同其它33個單位,完成了對北京地區各年齡組2357例的腦電圖調查。調查結果表明:我國兒童、青少年的腦波,6至7歲、11至12歲、15至16歲具有3個加速期,均為學習重要階段;10至11歲少年大腦發育正常,腦波頻率比國外同齡者稍快,女孩比男孩早成熟約1至2歲。20至45歲是工作、生活的黃金時代。

我國20個城市開辦了無線電尋呼業務

新華社11月16日訊 打電話不一定非得在固定的地點,現在隻要每個人腰間拴上一個一包香煙大的盒子,便可和城市的電通信網絡建立了聯係。全國20個城市新近開辦的無線點尋呼業務,這種不用電線的打電話方式,已經吸引了3.35萬多名用戶。

全國已有各類公園2400多個

人民日報11月20日訊(記者 李斌) 目前全國共有城市公園約1400多個。另外縣、鎮、區約有公園1000個,共有各類公園2400多個。據1985年統計,全國城市公園年接待中外遊人達8億人次之多。10月底在湖南衡陽市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公園工作會議,就如何加強公園管理、為城市創造良好生態環境等問題進行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