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8月1日 近期,公益電影在濟南悄然興起,為市民雙休日提供了一個好去處。所謂公益電影就是以低廉的票價讓利於觀眾,放映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強的老影片的電影專場。公益電影方便了平時沒有時間去光顧電影院的人們。再加上他以1元的票價和高質量的影片,更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
全國出現考托熱
TOEFL本意為“英語作為外語的測試”,是對進入美國等國家學習的人們的語言水平要求。“托福”是跨越人類語言天梯的一條繩索,是進入鄰家庭院的敲門磚。隨著國熱及對外交流增多呈蓬勃之勢,與GRE(研究生成績考試)暗合,有誌者自稱為“寄(G)托一代”。我國現已出現了一股考托的熱潮。
旅遊購物發展迅速
人民日報8月1日訊(記者 龔雯) 旅遊商品銷售近幾年獲得較大發展,去年我國旅遊購物創彙16.41億美元,占當年旅遊外彙總收入的18.8%,國內旅遊收入中有20%是商品銷售收入。自1990年起,國家旅遊局已聯合有關部門主辦了6屆旅遊購物節。今年,由國家旅遊局和湖南省政府主辦,湖南省旅遊局和中國旅遊商貿服務總公司等承辦的,96中國旅遊購物節暨南嶽旅遊商品展銷會定於10月8日至12日在湖南省衡山舉辦,參展商品共20餘類上萬種。據悉,這是國家旅遊局首次與地方政府攜手主辦中國旅遊購物節,也是首次將購物節的舉辦地由中心城市移至旅遊風景區。
武漢流動空調受歡迎
新華社8月6日訊 “烙燒餅”這是武漢人對夏天擠公交的形容比喻。如今,這個說法已發生了變化,被稱為“流動空調”的空調車工始奔馳在武漢的大街小巷。記者在武漢鄉鎮發現,不少乘客寧可多等一會兒,也要乘坐空調車。空調車受到了市民熱烈歡迎。
上海國有早餐網點增多
人民日報8月15日訊 在早餐市場上一度萎縮的國有商業企業開始重振雄風。從內貿部傳來的消息說,上海市加強大眾化早餐網點建設初見成效,今年新增國有早餐網點54個,到年底,全市大眾化早餐網點將達到120家。這些商業網點向市民供應粢飯、豆漿、大餅、油條等大眾化早點,價格合理,衛生可口,受到消費者歡迎。
京城興起送飯業
人民日報8月15日訊 京城近來興起一種新的職業——送飯業。每天一到午餐時間,這些送飯者紛紛走向街頭、商業密集區和機關等,向出租車司機、攤販、外地民工、學生出售盒飯套餐,每份4元至5元。由於價格合理,味道可口,購買者踴躍,由此帶動送飯業不斷發展。
新型國產激光打印機開發成功
人民日報8月15日訊(記者 鍾珂) 國外的激光打印機是針對西文環境設計的,在國內漢字環境下使用就影響了激光打印機性能的發揮。聯想集團利用自身漢字處理技術的優勢,開發出LJ6P型激光打印機,並根據國內用戶特點,增加了特殊打印效果、多種仿真方式、遙控麵板等新功能。
京城時興音樂考級
人民日報8月19日訊(記者 王霞光) 8月18日,是今年暑假中央音樂學院海內外音樂考級(北京地區)的第一天。天熱,考試的氣氛也夠熱。由於近年來北京城裏興起的音樂熱,使這次考級的樂器種類(鋼琴、電子琴、手風琴、古箏、二胡等)達到16個,而參加考試的人數則首次突破萬人。音樂考級對普及、規範音樂教育,提高音樂的演奏水平和教學理論的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目前,中央音樂學院在全國共設23個音樂考級點。從90年代初起每年寒暑假都要組織考試,深受音樂愛好者的歡迎。
殘酷的“時尚”——傳銷
被稱為“本世紀最後一次發財機會”的傳銷產生了“空前的號召力”。從當年股票總動員到這一年傳銷大串聯,中國人玩不轉鈔票就來玩“信用”,但是這一回連老本都貼上了。“空手套白狼”式的傳銷被國家定為違法,被嚴重禁止、堅決打擊和取締。
滬上流行“家庭協議”
新華社8月24日訊 這幾年,隨著社會生活的日益豐富,上海夫妻間的獨立性明顯增強,形形色色的家庭合同和夫妻協議也開始出現。這些合同和協議一般都對各自的工作、學習以及所承擔的家務和家庭開支,有較明確的量化和規定。避免了家庭糾紛的產生。
我國首台大跨度造橋機研製成功
人民日報8月27日訊(記者 李張) 國家“八五”重點科研項目、我國首台96米大跨度造橋機由鐵道部大橋工程局研製成功,並於日前在鐵路長沙湘江特大橋正式投入使用,填補了我國建橋工程的一項空白。
電腦銷售一條龍服務
人民日報8月29日訊(記者 王鎮鋼) 大型商場引入電腦銷售已不是什麼稀罕事了,但大規模地集電腦及軟件銷售、售前售後(操作培訓)服務於一體的還不多。現在的個人消費者已不像前些年那樣湧向電腦公司、電子一條街去購買電腦,而更多的是選擇了價格稍高,但服務周到、信譽良好的大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