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北京6月21日訊(記者 王建新) 今天15時,一輛安靜、環保的電動公交車緩緩駛出北京121路公交車總站,這標誌著我國首支電動公交車隊正式投入運營。據介紹,這些電動公交車的研製先後列入國家“十五”“863”計劃和北京市重大科技攻關計劃,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主要技術指標已經達到國際同類車輛的先進水平。電動汽車不直接使用燃油,可以實現“零排放”,因此被稱為“綠色汽車”。它的另一個優點是,由於擯棄了傳統的燃油發動機,噪音因此明顯減小,乘坐起來也更舒適。因其可以滿足零排放或超低排放要求,電動汽車被許多國家視為調整交通能源使用結構和改善城市大氣環境質量的有效途徑。
“美女經濟”經濟時代已到來
文彙報6月23日訊(記者 顧一瓊) 前不久的電玩展上,某知名品牌為推廣 PS 遊戲機設起了“美女人牆”;《大眾軟件》也推出了美少女組合作為形象代言人。環顧四周,地鐵的燈箱廣告,超過70%有美女的身影;某路公交車身上“包裹”著的旅遊廣告“馬來西亞歡迎您”中,巨幅美女輔以“國際化微笑”…… “美女經濟”背後其實就是“吸引力經濟”、“眼球經濟”,它的產生是市場發展的必然。《秀》雜誌總監李蓉坦言:愛美之心促發了經濟需求,也必然拉動經濟增長。就拿時尚雜誌來說,“每一季,凡是教人怎麼變美、怎麼扮靚的,就肯定暢銷。”
廣州“嘻哈族”群體日漸龐大
文彙報7月2日訊(記者 許悅) 寬大的運動衣褲、棒球帽、球鞋,當夏天的第一陣風吹過廣州街頭時,今年的 Hip-hop(嘻哈)熱潮再次來臨──街頭籃球、街頭足球、街舞比賽……在廣州,為數不少的年輕人群堅持著他們熱衷的Hip-hop,他們當中,有的是業餘玩的學生哥,有的是介乎業餘與職業之間的一族,還有實力強勁的職業舞者。Hip-hop 正成為城市中特有的文化現象,其逐漸形成的文化形態,引人關注。在地王廣場,在怡安花園健力寶健美樂苑,在東華西路小巷的舞室裏,震耳欲聾的Popping風格音樂下,身著中性寬鬆衣服的青年男女伴在音樂的鼓動下有韻律地舞動,震動身上每一塊肌肉。20世紀90年代,Hip-hop文化登陸亞洲,勁爆日本、韓國和我國台灣等地,伴隨“韓流”入侵,很快形成一股年輕人競相追捧的旋風,學習Hip-hop舞(街舞),一度成為年輕人潮流的標誌,也使Hip-hop這一文化名詞很多時候被狹義地指代街舞,成了音樂名詞。
都市女性青睞習武
人民日報7月12日訊(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隨著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人們對身心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新的健身方式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有著悠久曆史的中華傳統武術,不但能養生、健身、塑造形體,還能防身自衛,正逐漸受到都市女性的青睞。
北京公務員“披掛上陣”學英語
新華社7月15日訊(記者 吳強) 7月14日,幾名北京市東城區的公務員展示印有100句英語的文化衫。今後每周日,東城區的2000多名公務員都會來到地壇體育館,身穿英語文化衫,學英語、迎奧運。
“光明工程”為300萬偏遠地區人口帶去了光明
1997年5月7日“中國光明工程”進入實施階段,截止2005年底,我國政府通過中央國債資金、地方政府補助的方式,已經投入50億元,安裝太陽能光伏電池6.5萬千瓦,解決了700多個鄉鎮、約300萬偏遠地區人口基本用電問題。這一工程還將繼續進行下去。
湖南首次為服刑人員舉辦招聘會
人民日報長沙7月19日電(記者賀廣華 周立耘) 今天,湖南省首屆監獄係統專場招聘會在星城監獄舉行,來自長沙的65家用人單位帶著1800多個工作崗位,與該監獄1100餘名即將刑滿釋放的服刑人員進行供需見麵,332名即將刑滿釋放的服刑人員獲得了用人單位的“預招聘通知”。星城監獄自2002年成立以來,以有效防止重新違法犯罪為宗旨,對7000餘名服刑人員進行了職業教育培訓。這些回歸社會刑滿釋放人員大都得以就業安置。
中國迎來“納米新時代”
文彙報7月20日訊(記者張詠晴) 由愛迪生創辦的《科學》雜誌今年已經 125 歲了。為慶祝《科學》雜誌的125周歲“生日”,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院士應邀登上雜誌“全球之聲”欄目,點評中國的“納米新時代”。白春禮不無欣喜地指出,納米科技如今已在中國“生根開花”。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約有50所大學、20個中科院的研究機構和300多家企業在從事納米科技的研發,研究人員則超過3000名。一係列的科技研發成功表明,我國已迎來了“納米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