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的精心準備總算沒有白費,辦完了正事,卻是休養了兩日方才恢複了原來的精氣神。
踏波而行,乃是借助浮空術,但雖有水流作為助力,但終究是慢了些,他卻是費了不少心血才讓自己看起來飄逸自若,其實卻是耗了極大的精神心力。
在附近山裏一番轉悠,沒啥大的發現。
這清羅山本來也算是個獨立的山頭,後山倒是連綿不絕,影有野獸出沒。
不過秦川卻沒有深入。
……
五日後,天地之間一場大霧。
天才方亮,秦川便在晨霧中悠閑來了清羅山,一個道觀已經建了起來,出乎秦川的意料,這道觀建的倒是不小。
整天看來很古樸簡約。
前麵是一進一出,道觀的主體部分,正對門一個大大香爐,大門兩邊卻是兩隻仙鸛,門兩邊和門上都留下了空白的排版。
道觀裏有一個一丈多高的仙人雕塑,卻是一年輕道人,披頭赤腳,端坐雲海和蓮葉荷花之中。那道人旁邊卻多了個小人,乃是一十多歲的少年。
依稀是秦川的模樣。
秦川見了一愣,卻是沒想到,那村民卻是如此的識趣,讓他省了一番麻煩!
眾人早見秦川走來,卻是都拜倒在地。
“你等不需如此多禮,以後見我,行常禮即可。道觀五日便成,可見你等的誠心,貧道記下了。”秦川甚為滿意,叫眾人起身。
眾人起了身。
那老者上前拜到:“道觀已經建好,觀名還請仙師賜下;這觀裏的楹聯都留下了地方,需請仙師留墨;另外還未請教仙師法號。”
秦川聽了,看著那道觀上的空白牌匾。
卻是來回度了兩步,輕身緩緩飛了上去,一隻手輕輕撫摸那牌匾,便見牌匾上木屑亂飛,卻是隨著秦川的手拂過,出現三個古樸飄逸的小篆大字‘清羅觀’。
輕輕降了下來,卻是對著那字甚為滿意。
“這道觀既然建在這清羅山裏,便以此山為名即可。大門兩邊的楹聯我先思慮下,明日清羅觀拜天,之前我會寫好;貧道乃是三十三天玉清青蓮道人坐下弟子風塵道人也,入世幼時卻得一俗名,喚著秦川,你等喚我秦仙師即可。”
秦川一閃便到了那雕像前,便見雕像下的香案上,青蓮道人的牌位已經立好,而他自己的小牌位卻是尚未落名。
秦川知道這牌位卻是需要別人來給自己立的,所以他自己並不動手。
……
眾人又把秦川領進了後院,這是個簡單的四合院,後院廚房,正室,主側臥室都有。
屋內已經簡單的放置了生活起居的物件。
“我等修道之人,一切清簡即可,我再有吩咐,便喊你們便是。我要的童子,等拜了天再正式挑選不遲!”
“仙師慈悲,這後院一切起居物什俱全。生活物資自不敢勞煩仙師親勞,今日暫且食用些我們村子裏的酒食。明日我就召集全村的小孩來麵見仙師,不知哪家小子有這福氣能常伴仙師之側。仙師有什麼吩咐經管叫我家老幺小子,他這幾日便聽仙師調遣。”
那老村長拉出身後的一個少年出來。
那少年眉清目秀,比秦川略小,一臉機靈勁。
“叩見仙師,小子名叫李小六,但憑仙師吩咐。”那少年很是活絡。
秦川微微一笑道:“李村長生個好兒子,好了,我就先收在身邊了。我寫點東西給你們去準備,明天我們祭天完,我將正式成為這清羅觀的第一任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