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戰守廬江 (3)(1 / 3)

廬州存亡到了關鍵時刻。江忠源祭拜廬州城隍。他對著廬州的守護神朗聲說道:他上任剛剛一天,逆賊就來圍城,他不得不帶病登城指揮防禦。所幸將士用命,官民一心,二十多天以來,屢挫凶鋒,人心更加穩定。但是軍餉告竭,借貸已窮,彈藥無多,物資匱乏。援兵雖然到來,未能直抵城下,倘使發生不測,隻怪他辦事不力,死有餘罪。百姓無辜,遭此荼毒,城隍享有國家祀典二百多年,當此寇臨城下,一定不會袖手旁觀。這些逆賊凶殘異常,毀及神鬼,萬一此城不保,即便神靈不惜,百姓豈能不自顧其身。他最後說道:“望城隍爺三日內率領部眾,協助城內外的官軍,協力同心,共殲醜類,迅解重圍。”

這天夜間,江忠源接到報告:湖北太平軍從蘄水推進到英山,揚言要北攻六安與霍山。江忠源立刻想到,太平軍也可能北攻河南的光山和固始。他派人飛馬通知河南巡撫,請他趕緊設防,並通知舒興阿在城外撥兵前赴六安防堵。

十二月九日,舒興阿從岡子集進援水西門。這位總督不如玉山那麼自負,心計頗深。他派幾百名川勇打先鋒,又把各位鄉勇團長召集起來,令他們率領一萬多名練丁殿後。舒興阿的主力在一旁觀戰。

胡以晃為了對付舒興阿,派出勁旅迎敵。川勇為了一雪前恥,殊死搏鬥。但舒興阿沒有料到,他的騎兵被敵軍驚擾,馬匹失控,衝向一旁,踩踏了自家的步兵,攪亂了陣腳。太平軍傾巢出動,一通追逐。幸虧團練部隊人多勢眾,嚴陣以待,太平軍不敢衝擊,才撤回營內。

舒興阿的失敗,江忠源已在城頭看到。通過兩天的觀察,他發現城外援兵雖多,卻無稱職的統帥。劉長佑官職太小,戴文蘭到了城內,音德布和張印塘都不善戰陣。郝光甲與楊青鶴雖是總兵,指揮作戰毫無章法。舒興阿一心保存實力,騎兵沒有用在刀刃上。他決定請求朝廷讓和春來統一指揮城外的援軍。

江忠源的擔心不是杞人憂天,胡以晃又在水西門外挖通了一條地道,采用聲東擊西的手法,十二月十一日五更,派出幾百人在小東門(時雍門)外大張聲勢,發起攻擊。陳源兗、程智泉率領二百多人奮力阻擊,江忠源又添派三十名楚勇前往增援。但他已經看出小東門的敵軍隻是佯攻,再三叮囑馬良勳和戴文蘭加意嚴防水西門和大西門。

果然,小東門那邊還在激戰,水西門外一聲驚天動地的爆響,月城以北的城垛忽然炸開八丈多的缺口。大火燒到火藥庫,更如萬雷迸發。黑煙噴湧,昏不見人。缺口處的守軍衣褲著火,不得不跳入護城河內,遍身皮膚都被燒焦了。其餘守軍正準備阻擊,但見火光凶猛,城身搖撼,士卒紛紛從馬道滾下。

城牆缺口眼看就要失守,全賴馬良勳和戴文蘭站立缺口處,紋絲不動。江忠源久病臥床,聞聲躍起,手執大旗,緣郫行走,大聲呼喊,召集士卒,朝缺口處飛奔。還在遠處,他就見兩員戰將站在缺口,以為他們已經陣亡,心中一凜,率部冒煙衝去。

太平軍正在此時發起衝鋒,一名黃衣將領手執大旗,已經越過缺口。隻見馬良勳朝敵將撲去,敵將一挺長矛,直刺馬良勳胸膛。馬良勳抬起左手,格開長矛,右手將長矛刺出,正中敵將胸膛,敵將踉蹌後退幾步,滾落城下。又一名太平軍朝馬良勳撲來,又被長矛刺死。戴文蘭也撲了上來,手刃幾名衝過缺口的太平軍。江忠源令部隊用槍炮射擊,拋擲火彈,擊斃敵軍一百多名,擊傷無數。猛烈的火勢燒得磚石四迸,反而擊中太平軍,重創攻城部隊。太平軍付出了巨大代價,無法衝過缺口,終於稍稍退後。

攻擊小東門的太平軍在守軍頑強阻擊下,陣亡四五十人,也撤出戰鬥。守軍從營內抄出城根,跟蹤追擊,斃敵十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