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外星智慧(3 / 3)

巨大的隕石哪裏去了

1891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巴林傑發現了一個直徑為1280米、深180米的巨大坑穴,坑周圍有一圈高出地麵40多米的土層。它是怎樣形成的呢?人們迷惑不解,幹脆叫它惡魔之坑。後經學者們考證,這是個隕石坑,是距今2.7萬年前,一個重達2.2萬多噸的隕石以5.8萬千米的時速墜落在地球時衝撞而成的。然而奇怪的是,這個龐然大物給人們留下了一個大坑和坑邊幾塊隕石鐵片後便沒了蹤影。有人估計隕石就落在坑下幾百米的地方,可是誰也沒有去挖出它來加以證實。

神秘的隕冰

墜落到地球上的隕石已使科學家非常驚奇,但更使科學家困惑不解的是地球上還出現了隕冰。1990年3月31日上午9時53分,中國江蘇錫山市鴻升鄉璞家裏村的三個農民正站在一起聊天,忽然聽到啪的一聲,前麵突然出現了一大堆冰,其中最大的一塊竟有40厘米長。這些冰塊有淺綠的光澤,質地細密,在陽光下呈半透明狀。事後,有關部門做了調查分析,確認這些冰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隕冰。天文學家認為隕冰極有可能來自地球以外的太空。它應該是彗星的彗核部分的碎塊。但是,這種隕冰在很短時間內在一個地區降落多次是非常少見的。甚至有人認為,地球上的水主要就是由這些隕冰帶來的。

日食

月球在繞地球運行的過程中,有時會走到太陽和地球的中間。月球的影子落在地球的表麵上,在影子裏的觀測者就會看到太陽被月球遮蔽的現象,這叫作日食。日食開始時,在太陽的邊緣,由月影產生一個小小的缺口,這意味著月球已開始“侵占”太陽表麵了。這個小缺口在逐漸增大,直到約一個半小時後,太陽的表麵幾乎完全被“侵占”,隻剩一條娥眉月形的亮帶。這是日食的偏食階段。接下來直到日全食發生的幾分鍾是很壯觀的:氣溫驟然下降、天空變暗,群星浮現,一團淡黃色的薄霧籠罩著遠方的地平線。鳥兒們由於突然來臨的黑暗而不知所措。一切都好像在刹那間肅靜了下來。

日食的觀測

觀測日食時必須考慮有效的減光對策,可以采用以下幾種辦法:其一,找一個臉盆,裏麵盛滿水,再放入些墨汁,然後從臉盆裏看太陽的倒影。其二,找塊玻璃板,用煤油燈把它熏黑,隔著這塊熏黑了的玻璃板看太陽。第三,找幾張照相底片,把它們重疊起來,日食的時候隔著這些底片看太陽,用這種方法可以根據太陽光的強弱隨時增減底片張數。

極光與白光

極光,是地球北極和南極特有的自然現象。根據觀察,它多發生在高緯度地區,特別是極地上空800~1200千米的地方。所以,緯度高的國家,如俄羅斯、挪威、加拿大北部,平均每年上百次看到極光。極光,一般在地球極地的天幕上輝映著各種色彩的光弧。它很像探照燈的光芒劃破夜空,有的像條條彩帶隨風飄舞,有的像一湖月光,有的像珠寶晶瑩閃亮。而光弧的顏色也是有紅有綠,有藍有紫,有明有暗,構成一幅十分美麗的自然圖景。

極光的形成

極光是怎樣形成的呢?極光之源在哪裏?一般認為,極光的形成與太陽活動、地球磁場以及高空天氣都有關係。太陽,是一個龐大的、熾熱的、並不平靜的恒星。太陽裏麵不斷發生熱核聚變反應,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太陽活動的結果是向宇宙空間噴射出大量的帶電粒子。這些帶電粒子像來自太陽的一陣巨風(太陽風),衝進地球外圍的大氣層。由於地磁場的作用,它們集中到地球的南極和北極上空。大氣中的各種氣體分子受到這些帶電粒子的激發,便產生發光現象,這就是極光。

南極“白光”

1958年,一架直升機在飛過南極埃爾斯沃斯基地的上空時,一道強烈的白光閃過駕駛員的眼前,他的眼睛立刻失明,飛機也因失去控製而墜毀。許多勇敢的探險家在南極也曾遭遇過這種“白光”而命喪南極。其中智利的南極探險家卡阿雷·羅達爾就是一例,隻不過他僥幸活了下來。神奇的白光聽來讓人心生恐懼,那麼它究竟是一種什麼現象,又是由什麼引發的呢?

白光的形成

南極大陸終年被積雪覆蓋,而積雪反射太陽光的能力很強,特別是剛下的雪,其雪麵的反射率可達到95%。通常,雪麵散射太陽光進入人的眼睛裏,而不是直接反射太陽光進入眼中。但是,在積雪表麵微微下窪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現“白光”,這是由於這裏反射的太陽光聚集得更集中、更強烈。

極晝極夜

神秘籠罩下的南極和北極總是讓人捉摸不透,在這裏演繹著太多的奇聞,極晝和極夜即是其中之一。顧名思義,極晝就是一天24小時都是白日,反之則是極夜。出現“極晝”時,南極或北極的日出是非常奇特的,太陽始終在地平線附近。當太陽升上地平線,再上升到一定位置後,會慢慢再落入地平線。在“極夜”時,天空並不是我們想象的漆黑一片,而是在月光和星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