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多戀症
現代社會注重民意。西方發達國家鑽冷門兒的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多,對世間萬事萬物都可以進行民意測驗,包括對一些社會最敏感的、個人最隱秘的問題進行開卷測試。我們也重視調查研究,當然是那些值得調查研究的事物。對有些事情則不能正經八板地進行調查,隻能靠自己去觀察、揣摸、感受。比如現在中國到底有多少情人(不包括那些合理合法的等待時機結婚的有情人)這支情人大軍主要是由哪些人員組成?他們在中青年人口中占多大比例?”“下麵列出的兩個男人,你更喜歡哪一個?八君:有鐵血男兒的氣質和體魄,冷峻窨智,攝傲堅毅,不喜交際,正體麵,除自己妻子以外不接近其他女人。
君:擅辭令,會交際,風流大方,有情有趣,來者不拒,緋聞不斷,到處留情,快樂自信。
要想回答這些問題,還會遇到一些概念上的麻煩。生活在不斷變化,人們要經常創造出許多新名詞。老概念在更新、豐富,一些科學的規範化的概念,正在被一種約定俗成的模糊多義又便於意會的東西所替代。比如:何謂“情人”?詞典上解釋為“相愛中的男女的一方”。這定義下得很絕,沒有任何限製語和附加條件。也就是說年齡、婚姻、道德、法律等感情以外的東西都對其無礙,隻要相愛就算情人。那麼,現在有一句很流行、含義又很廣泛的話,叫“泡妞”,多指在有閑有錢的時候臨時搭班子,又跟一般的舞伴不一樣,這“泡”者和被“泡”者算不算情人?還有,未到“一見鍾情”的地步,卻可以“一見就碰”,這又算不算情人?說他們“相愛”吧,顯然還沒到那個火候……打住!何謂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至少可以舉出一千種關於愛的解釋。還是不要陷入這種概念的遊戲吧。
在多變的現代社會裏,從一而終的愛情,以及象薩特和波娃邵樣用一輩子的時間去證明的愛情,是偉大的少數。誰碰上了都是幸運的,保護它也許很困難,但很值得為它付出代價。
《李昂在年後的爰情》裏說得很粗率:
“現代人很重大的特性是不隻沒有常性,連耐性也沒有了。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男女之間可能在一星期之中,把過去情人談了二三年的戀愛才做的事,如拉手、接吻、生理上的接觸---下子都做完了。之後,就要麵臨到人的喜新厭舊、喜歡新奇的天性……”情人多,並不說明社會上愛情多。也許正好相反,愛越少的社會,感情的乞兒多,情人就會越多。
相對來說,西方發達國家比較重視男女之愛,輕天倫和責任。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推崇一個人可同時有幾個情人,或走馬燈似地換情人。往往是有了情人,就會立刻排斥原有的夫妻關係或老情人,很難“共存共榮”。寧選擇離婚,不選擇欺騙。好象忍受不忠實的男女關係,比被罵作喜新厭舊、道德敗壞是更大的恥辱。
中國的道德傳統是重天倫和責任的。喜歡男女之愛幸福和諧,能充實生活。更希望能白頭偕老。現在卻出現了多情人現象,一個男子可以有幾個女情人,一個女子也可有幾個男情人。
所以,人們在理論上或在心裏也許更尊重八君。女人找丈夫或許願選擇他,因為他代表了女人(包括現代女人)所向往的一種真正男子的品質:正直可靠,自尊自信,有自製力,能從嚴峻的現實出發考慮問題。而不是隨心所欲又不負責任,小家子氣,自私脆弱,玩世不恭闖紅燈,闖了紅燈又裝孫子,任憑圍觀者嘲諷唾罵,往他身上潑髒水。因為小男人太多,就襯出了八君的可敬之處。
但在生活裏,現代人們(尤其女人們)肯定更喜歡君。因為在現代社會裏象X君那樣的人未免活得沉重,活得太累,那張拒人於千裏之外的麵孔太枯燥乏味,在社交場合會顯得格袼不入。人們畢竟不需要經常挑選安全可靠的丈夫!找情人,交朋友誰不願意選個有情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