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公主(下)(1 / 2)

第11章、堯姬妹妹母是誰?棲霞公主兄無計。

原時空這兩年的朱翊鈞,平時每天也寫大字幾十個。在虎媽的嚴管之下,受書法修養深厚、欣賞水平頗高的大伴馮保等人熏陶吹捧引導,他對書法也養成了興趣愛好,小有成就。

這年頭隻要官宦貴族家庭,男子少不了與筆墨文書打交道。而隻要你動筆,那就得自小就用毛筆練書法寫大字兒,這是這時代唯一的書寫工具。

朱憶君在後世,可自吹也算寫了三十多年毛筆字。早年,她每天都寫幾十個乃至百多個大字,還參加過學校區級市級書法比賽。但那也未必比得上人家這年頭隨便哪一個讀書人,他們可是一寫字就用這個。

十歲的朱憶君論書法,未必比得上十歲的朱翊鈞。

當然,這年頭讀書人用毛筆日常寫字,與後世書法愛好者抽時間用毛筆專研書法,那效果也是兩回事。

但架不住人家朱翊鈞身邊法帖多,書法高手多,他個人也有興趣兒。

原時空的朱翊鈞書法十歲時便略有小成,他的這一愛好,後來是被張居正用一通歪道理給忠臣忠言諫沒了。

這輩子張大首輔這萬年老白龜轉世的天才,如果以後還敢就此事向他這女皇版朱翊鈞施展他的妖法,孤那時一定讓他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妖孽轉世!

朱憶君小時候受老右父親朱載厚影響,手把手兒教她寫、會寫、喜寫毛筆字。她從柳體、趙體入手,長大後憑個人喜好,專研以秀潤見長的董體。雖然她自己外貌體形並不秀潤,字如不如其人兩說,但咱內涵秀潤總成吧?再說咱那體形,秀雖說比較難,潤麼?也馬虎說得過去不是。

朱翊鈞這年代的書風,正是趙孟頫趙體字和文征明的書法大行天下這一路數。

至於董體字的發表人董其昌本人麼?嗬嗬,對不住了。

也就正是這兩年,這貨因為考試時書法不佳,讓主考官把他的中考第一名成績劃拉下去了。從此他發憤寫字專心書法,十幾年後,神功大成,獨步書壇百多年幾百年。再加上後來喜愛書法的康麻子雍四爺父子倆推崇,越發地把董體字抬舉上去了。

將來十幾年內,孤的禦筆一筆筆劃拉出紫禁城,劃向天下四方。身在功名場內神功初成的董大師,肯定有機會瞻仰到禦書聖體字。

那時他是竊喜自己獨得禦書之神韻猶有過之,還是被好事之人圍攻他“專一摹畫禦筆,其心深不可問”?或被仇家政敵大義凜然麵斥“爾這豎子,且看今日之大明朝,究竟誰人之天下”!

唉!默默點個蠟先。

正在家中發憤臨帖的董其昌,忽然雙手亂抖。幾天來自覺寫得最好甚至略有感覺,將將要寫完的一幅字,刹時被塗抹了一片狼籍。未來的董大師,一下子目瞪口呆,擲筆廢然而歎:“真的練不下去了麼?”

朱翊鈞越寫越慢,似在用心研究琢磨。馮李兩人則越看越喜,很有多年教導有成的自得。雖然意外來得突然,但侍候輔導有力的功勞那是近在眼前,來不及也用不著思考何以如此了。

朱翊鈞卻想的是另外兩個幼妹。

後世史書上的延慶公主朱堯姬,留下來的記錄不多。甚至她的生母是誰,也都隻能大體猜測。

穿越到這裏,從朱翊鈞的記憶碎片中,確認了她是朱載垕另一個小老婆英妃魏氏所生之後,朱憶君還曾自得的想,果然還是咱猜的準。

原時空後世的她與老公王希傑曾就此有過小賭。王希傑認為朱堯姬是與虎媽李貴妃同時冊封的江貞妃所生,而她則壓寶在隆慶四年二月同時冊封的六妃,尤其是居六妃之首的魏英妃。

延慶公主是隆慶四年八月生的。朱載垕那一次冊封六妃時,她母親英妃魏氏這小姑娘已有三四個月身子了。

朱載垕此前的活下來的五個孩子,全是虎媽李貴妃一人所出。唉!高產母雞中的戰鬥雞啊!虎媽出品,必是精品。

彈無虛發,隔年一胎,存活率百分之百。

整個大明朝二三百年,後宮女子數以十萬計,她是最高最好記錄創造者,其它人望塵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