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間,被打亂節奏的朝臣措手不及之下,很多人有心要諫阻,卻都發現不好置詞。
這個明明是形式的東西,明明是天家自己一向知其實情而人人厭嫌拖延的事體,如今倒是天家反常熱心起來。
朝臣如不湊趣,此時反向而行的話,天家反常自己也反常,跑出來阻攔,將來隻怕天家在此事上他事上更有理由推搪拖延了。
就連後來明知事出反常必有妖的內閣輔臣高拱張居正兩人,反複查核宮中近來消息後,他們也很難判斷,太子這似是一時心血來潮卻讓他們也節奏被打亂的事兒,究竟是不是該出手諫阻。
試探兩三次,受到聖旨切責之後,他們發覺調整節奏搶在沒反應過來的其它朝臣之前,順天家意思抓緊辦,把自己的人手意誌貫徹其中,或許對於他們更有利更方便。
於是,這樁事兒到底是按太子的意思快馬加鞭提前辦下來了。
端本宮曾在嘉靖皇帝時遭了幾次火災,新修後,這十幾年一直卻沒怎麼啟用過。
上次太子召見東宮班子後,皇帝暫時也並沒有把這裏作為太子以後居所的意思。太子每天依舊隨李貴妃居於翊坤宮或父皇乾清宮後配殿。
朱翊鈞自然是想盡快從虎媽那裏獨立出來。他上次多此一舉地要在端本宮召集東宮班底麵見,就是想給外朝臣子們放出風聲,借機提醒渣爹皇帝虎媽貴妃。
可惜那兩人神經一向粗大,都想不到這裏來。當然,即使他們想到了,也絕不會順他的意。二十四孝渣爹虎媽,這時候絕對不允許自己的寶貝小祖宗離開身邊。
禮部為他安排在端本宮內的,是太子祭孔子牌位拜師等儀式。
昨兒禮部把相關儀注奏上來,送到他手中,他在陳皇後那裏讓侍從團彩排了一次。他自己又到端本宮這裏遠遠觀看了將參與儀式的朝臣們的一次完整彩排。
他讓人演禮彩排,自己觀看別人彩排,得出的結論是:這認認真真搞形式的活兒,確實是老官僚們的本職工作之一,完全不適合少年兒童。難怪皇家對這專門折騰人的事兒,向來是能拖就拖能推就推。
今天在正式儀式上,朝臣們看十歲小太子雖然動作略微生疏僵硬,但始終微笑著認真地行禮如儀,不由都是暗讚:有明君之象。
朱翊鈞知道自己多少對這時空繁瑣的禮儀有些格格不入。
上次他小病一場,被嚇了一跳的渣爹,這次在時間地點儀式內容簡化上更用了心思。禮部為他量身打造的儀式,對原來慣例有頗多刪改,以便讓他輕鬆愉快地盡快完成儀式。
但再怎麼簡化,畢竟依舊是皇家盛典,古禮今人行,總有些不搭調。
朱翊鈞不在意自己一板一眼的動作細節。他知道,隻要自己堅持認認真真的態度,朝臣們就會留下好印象。
這套玩人整人約束人的把戲,本質就是要訓練官僚們認認真真搞形式的耐心、態度。明明是兒戲,你一認真,人人認真,這玩意就成了皇家典禮。
典禮結束後,他又再次接見了東宮班子。短短七八天內,這班子就又有了新變化,主要是增添了幾個高拱張居正兩人兩派各自的新黨羽。
顯然,其它勢力派係得消息步步不趕趟,還來不及適應東宮太子這邊突然加快的節奏。
稍事休息喝茶吃了零食之後,一班人就又開拔了。今天還得到文華殿開始東宮出閣第一次試講。
本來,文華殿在每年二月和八月,都要舉辦一次皇帝經筵的開講儀式。這套儀式,規格上大體相當於後世的政治局集體學習,或是有最高首長出席的高幹講習班的春秋兩季上下學期開班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