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坤寧宮(下)(3 / 3)

陳皇後聽他這般說話,心中不由打了個突。

當年自己沒有生育,幾位太醫請脈息後,都說是有宮寒之症,需調養。當時,天家這子嗣本就極危。景王家又誕育了一位皇孫。一時之間,裕王邸人人慌了手腳。

自己張羅著尋了李氏、江氏幾位女子,江氏先前生下來的女兒雖然夭折,所幸李氏頭胎便生得了這個寶貝兒子。

宮裏頭王府裏頭都讓自己把他抱過來養在自己名下,李氏那會兒沒位分,也不敢言聲兒。

不想這兒子三歲裏頭忽然大病一場,嚇得自己魂飛魄散。這天家唯一的皇孫要是又夭折在自己手裏,不知那令人恐懼的公公皇帝會怎麼收拾自己和自己娘家一家子。那時自己真是又心疼又恐慌,隻有每天抱著兒子哀哭,念佛經不敢停聲兒。

好在菩薩顯靈,祖宗庇佑,這寶貝兒子到底沒出大礙。隻有陣子,似乎有點兒呆滯。

後來李氏提了位分,便要抱他回去。自己心下雖不舍得,但到底也是被嚇著了,還是由著李氏抱了去。

這些年,自己倒是沒少為這兒子操心,每天為他不知念了多少回佛經。如今這宮裏頭,自己唯一牽掛的,也就這兒子了。

幾個月前這兒子又生了場小病,自己又念了不少佛。兒子病愈之後,倒是一天天聰明懂事起來,孝順體貼得讓人心滿意足。

“你父皇安排的自是最要緊的,你住進昭仁殿,幫著你父皇辦正經大事,母後隻有高興的。母後知道你向來最是孝順的,母後也舍不得你。當年你病那一場,母後抱著你哭,那是心疼你,可也是被嚇著了。這些話,母後先前就說過。你如今幫父皇每天忙正事,也得要學著照顧好自己。這天頭一天天熱起來,可不要在外頭到處跑。”

“嗯,母後的訓導,兒子記住了。兒子這還是頭一回自個住在外頭,總怕有些不習慣。還好陳媽媽和母貴妃那邊的徐媽媽他們都在身邊,兒子長大了,總得慢慢兒地習慣。父皇身子好了,兒子怕是要住到端本宮裏去了。兒子總想著,端本宮那裏除了挨著仁壽宮,離別的地兒,可真是有些遠了。”

陳皇後聽他說這些話,心裏頭又是打個突。

前兩天,兒子讓人找來了宮裏的與圖在自己跟前比劃,很是指點比劃了一陣子。母子倆正認著地兒,兒子忽然指著養心殿那裏,說是這地方離乾清宮他父皇那裏、坤寧宮自己這裏、翊坤宮他母貴妃那兒、慈寧宮太妃們那兒都近。又說那裏比端本宮更好,不知道他能不能住那兒。

自己當時還直發怔,兒子行過冠禮,如今常在文華殿乾清宮忙正事,將來總得搬出去。

可是他父皇有什麼安排了?

當時兒子搖搖頭,隻說是他自己課餘歇息,在端本宮用午膳後小睡打旽時想著的。他父皇並沒有安排。

“父皇身子好了”?隻怕他父皇這身子好不了了。

那時會怎樣?

看他父皇今兒這安排,那時兒子得住進乾清宮。

那時自己呢?

她心下有些慌張起來。

兒子前兒那些話,隻怕是那時就想著了這些事?

她看著兒子,隻見兒子神色平靜,依舊在絮絮叨叨些讓自己心裏直打突的話語。

“母貴妃那裏李媽媽昨兒私下裏頭說,母貴妃養大了兒子、潞王弟弟、壽陽永寧瑞安延慶妹妹她們,真真是送子娘娘菩薩降世。這些個奴婢,可真是敢說,連菩薩也敢編排。要依兒子說,母貴妃是菩薩降世,母後是活菩薩呢!兒子每回聽母後念佛經,心裏頭就舒坦許多。”

兒子今天這是要搬走了,要給自己交待些事情麼?怎麼忽然很有些生硬地說到這個?

李貴妃娘家前陣子有人進宮裏來,聽說是張閣老夫人去她娘老子那裏吹捧了幾句。話裏話外那意思,似乎要吹捧著說她是菩薩轉世?

就她?

什麼菩薩?送子娘娘?真真是罪過,連菩薩也敢編排?

這些個奴婢,隻知道討主子歡喜,可真有些沒規矩。

陳皇後麵色平靜,有些疑惑地看著兒子。

朱翊鈞見陳皇後依舊不言聲兒,他便繼續說道“母後是後宮之主,母貴妃是小菩薩,母後就是大菩薩。有些奴婢很是糊塗,都忘了宮裏頭的規矩。”

陳皇後不知這兒子今天是唱哪出,這是攛掇自己去整治他自個生母身邊那幾個奴才不成?沒這個道理呀?

“幾個舅舅和表兄,規矩都好,不比李家那兩個,總是鬧笑話。母後是後宮之主,以後若是有人亂了規矩,兒子是見不得這個的,母後也總要給兒子撐腰。兒子今天便要搬走了,倒胡說了這麼些話兒。擾了母後歇息,母後可要歇會兒麼?”

陳皇後心中有些驚疑不定,見兒子始終神態平靜,目光清亮鎮定,她便說道:“鈞兒說的事兒,母後便記著。你要安心聽你父皇安排,母後可指著你快些兒長大。宮裏頭,母後和你母貴妃會護著你好好兒的。不會讓人亂了規矩,讓你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