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養心殿(中)
現在已是後世公曆的六月上旬了,晝長夜短,炎熱的午後時光最是難熬。坤寧宮暖閣書房內已經用上了大冰塊怯暑氣,還算溫涼宜人。
翊坤宮李貴妃那裏朱翊鈞已有好幾天沒去認真侍候了。他每天早上匆匆去那邊跪地請安,裝小大人接受弟妹們嘰嘰喳喳地問候。手癢忍不住了就捏捏朱翊鏐的小胖臉,再裝摸作樣問他兩句功課,在小胖娃雙眼放光時,再狠狠表揚誇讚他一番。或是彈彈瑞安公主的嬰兒肥,再猛地吧嗒一聲親上一口小胖臉,在朱堯媛厭棄地朝他拍掌揮打、幽怨眼神掃射下哈哈大笑兩聲,被虎媽笑著喝斥他兩句,便轉身就走。
但今天這會兒他還必須得去那邊與生母弟妹們認認真真地見一次麵。考慮到今天內閣的太子監國票擬南書房相關條陳肯定會來得比較遲,他沒必要太早去乾清宮那裏坐等,顯得急不可耐似的。他決定今晚在李貴妃那與弟弟妹妹們一起用膳。他既然已決心盡早逐步接手最高權力,今後就不會有多少閑功夫了。他已存心要與李貴妃保持距離,減少自己受其控製的機會,今後這樣子的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團圓飯,以後再在一起吃的機會也就不多了。
這三四個月來,尤其是會極門朱載垕病發後,宮中日益人心浮動。在一片人心惶惶之中,十歲太子每天鎮定自若地去文華殿上課,每天到乾清宮皇帝那裏侍疾承歡。初時還不顯眼,但三個多月下來,人人都能發覺他的不同尋常。不但是與三四個月前的太子大不一樣,而且與大多數人能理解接受的正常十歲孩童完全難以等同。
李貴妃這三四個月裏,既惶惑於朱載垕身體急轉直下後內廷日常生活日益嚴肅緊張局勢,也對大兒子每天有變化的快節奏日益無法適應。隻不過大兒子的這些變化伴隨著東宮出閣講學的正常日程安排,因應著朱載垕病情發展帶來的一係列變化。在這些大變化的背景襯托下,而朱翊鈞又注意掌握幅度,一直都沒有今天這樣的質變突變性質的表現自己。這些潛移默化也就並不會顯得過於離奇反常,也始終沒有在李貴妃的心理上引起較大負麵反應。
大兒子的所有變化都是向著長大了變好了方向發展,後果效應更是眾人交口稱讚、奴婢馬屁如潮、皇帝丈夫龍顏大悅。她這做娘的,也就始終是與有榮焉。最近幾天,李貴妃更是經常能在皇帝丈夫病危帶來的惶惑之中,從大兒子鎮定身影中感到一絲絲不由自主地安慰安心。朱載垕每天看著朱翊鈞的小背影便感歎“有子如此,朕複何憂!”,李貴妃同樣是“本宮很是安心”。
她和朱載垕、陳皇後一樣,總體上對朱翊鈞這些天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光明形象很是歡心鼓舞。
當然,對朱翊鈞在後宮偷偷施展抑李揚陳乾坤大挪移神功,她多少有些感受,心理上也是有些胳應的。
朱翊鈞早先在裕王邸時被抱去撫養在陳氏名下,出身低微的她當時心理上並無太大反對。陳王妃一直關心照顧她,優先提拔她的名分地位待遇,麵麵俱到。她一直在懷孕生娃養身子再懷再生再養身子的循環中過日子,從不用操心王府宮中各種雜務,從不用擔心各種勾心鬥角。她這些年除了隔十幾個月忍受一次被照顧得無微不致的生育之苦,未受過一點罪,沒吃過一點苦頭。
皇帝老公的後宮裏,生過娃的女人,總共不過五人,還活著的隻有四個。
前王妃李氏,皇帝老公念念不忘,但她見都沒見過。與她同時封妃的江貞妃,曾經頗得朱載垕寵愛,在裕王邸時與陳王妃和她有一點明爭暗鬥。可惜江氏所生子女都先後夭折了,這幾年一直都是老老實實再也不敢動彈。朱載垕後宮裏本就不多的能長出作物的這塊土地,早已荒廢。
至於這兩年升了妃位的兩個小女娃魏氏、秦氏,都少不更事。這兩塊田土裏,生長出來的都是小公主。
魏氏已被陳皇後與自己整治的服服帖帖,拿捏在手心裏,她也不並得朱載垕歡心。
小狐媚子秦氏前陣子屢被召幸,有點兒恃寵而驕,但也逃不出手掌心翻不起大浪。這幾個人裏頭,能翻風浪的,早先是江氏,如今是小狐媚子秦氏,卻都與皇後陳氏不太對付,自有陳氏整治她們。
這些年來,李貴妃在王府在後宮裏頭一直都是如魚得水萬事如意。除了受幾回越來越順溜的生育之苦,半點罪也沒受過,半點需要她操心的事兒也沒有。這幾年享受的福利待遇更是半點不輸於陳皇後,有過之無不及。
放眼整個大明朝二百六七十年,她都算是最有福氣的宮女、選侍、貴妃、太後,沒有之一,她是頭號交椅。福祿壽三星永遠高照,一輩子傻人有傻福,萬事都如意。難怪她要自許自個是菩薩降世。
她這陣子忙著嚴母教賢王。難得的,兩三個月下來,連小兒子潞王都令她意外地特別聽話。
比起曾抱到陳皇後那養了三四年的長子,小兒子朱翊繆向來唯母是從。朱翊鈞以忙於出閣進學侍疾父皇之名,逃脫出李貴妃虎爪掌控之後,變化真可謂一天一個樣,日新月異。大演七十二變的太子哥哥每天都得到一眾人等交口盛讚、馬屁如潮,朱翊鈞一言一行,自然也就成為弟妹們的楷模偶像,模仿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