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起自己前世率真無忌、情商偏低的性格,還有這種性格給自己帶來的災難,張衍之便開始有意無意地留意起父親的言行舉止和為人處世來。這一觀察,才發現在自己今生的這個父親身上,竟然有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
身為蒼梧國當朝第一權臣,備受當今皇帝信賴的大將軍、司空張磐,平常在家中無論是對待來客,還是對待仆人,絲毫沒有高人一等的架勢,言談舉止之中令人如沐春風。
用張磐的至交好友、賦閑在家的前兵部尚書盧仲月的話來說:
“與子堅(張磐字)相交十餘載,未曾見其慍怒形於色也!”
用跟隨張磐征戰多年的部將衛準的話來說:
“能被大將軍罵上一句,那是俺前世修來的福分,這特殊待遇別人還享受不到呢!”
說張磐十多年不見慍怒之色,這話未免太過誇張了些,張衍之就曾看到父親生過一次氣,生氣的對象還是當朝文官之首——大司徒諸葛牧。
當時,前來造訪的諸葛牧似乎是要勸他停止推行一項新法——廢奴令。根據兩人的言談內容來看,這廢奴令乃是張磐上書提出的,並得到當朝皇帝劉裕的同意,廢奴令主要內容是廢除殘餘的奴隸製,將全國所有奴隸的奴籍取消,由官府發放田地轉為平民。
這些奴隸都生活在哪裏?當然是全國各地的豪強地主家中,而這些豪強地主的背景又是何人?當然是朝堂之上的王公大臣、勳親權貴。《廢奴令》的實施,對於增加蒼梧國庫的收入來說,自然是一件大大的好事,而且在民間也受到了廣大普通百姓的支持;不過,對於那些王侯貴族們來說,則不啻於從他們身上割下一大塊肉來。
以前奴隸都是給自己免費打工的,可是轉為平民之後,隻需要向國家交租交稅就可以了。如此一來,蒼梧本地的王侯貴族的利益就受到了極大的損害。因為這廢奴令,很多人對張磐恨不得活剝其皮、生啖其肉。
諸葛牧在朝中與張磐本也沒有太多的交情,此次前來,大概也是代滿朝王公貴族來做說客的成分居多,臨行之前他語帶威脅地說了一番話,讓張磐的信心也為之動搖,麵色變得凝重起來。
“大將軍能走上如今的高位,乃是因為備受當今陛下的寵信。然而陛下如今已年近七旬,又有重病在身。若是陛下百年之後,大將軍又當如何?太子殿下喜好遊馬飛鷹、熱衷聲色之娛的性子,將軍也是知道的,而且殿下向來與王侯貴族走得親近,聽說對於這廢奴令的實施,也是頗有些不滿的。”
“大將軍可知道,當下天巧城最流行的兩個娛樂新道具是什麼嗎?一個是大將軍您的人偶,另一個是大將軍您的畫像。據說京城的王公大臣們,每晚睡前都會以針刺人偶取樂;早起晨練的時候,則把您的畫像掛在靶子上練習射術!大將軍春秋正盛,最近又添了一個天資卓越的神奇公子,真是令人羨慕之極啊……您即使為了國家不計自身性命,難道也不為了家人日後的安危考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