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細分析,指點利弊,又將自己的征戰經驗說給伍封聽。伍封自然心中所獲之多,勝過苦讀兵
書數年。
伍封問道:“用兵者常講陣法,但孫叔叔在兵書之中卻未提及,是否陣法之效用用不彰?”
孫武道:“兵形象水,駐營、安陣全要依天侯、地勢而為,順勢變化。時傳的多種陣形,都
是如此。隻是常有人學而不精,不知道變通,我才未將陣法寫入,以免有人空談陣形,不懂其
奧妙,誤了大事。”
伍封道:“小侄熟讀孫叔叔的兵書,覺得全書隻是兩點,一是懂虛實之道,二是知奇正之變。
陣形是否也是如此?”
孫武笑道:“你能懂得這兩點,便是讀懂了我的兵書,算得是我的知音。用兵之道全在於‘虛
實奇正’四個字,陣形的確也是如此。其實陣法布出來,一是為了調動士卒接應相聯,使各部
士卒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用,而是不論敵我人數如何,設法推動陣形,盡量造成以多勝少的局麵。”
伍封恍然道:“小侄這便懂了。陣形一是要穩,二要能變。看來布營紮寨也可用陣法。”
孫武道:“正是如此。諸陣之中,鋒矢之陣前尖後方,銳士在前,壯卒在中,箭矢在後,可
以用來破敵之陣;雁行之陣形如鳥翼,以弓箭最為重要,用來對付敵人的強攻,也可緩行直攻。
平地以方圓之陣為守,長蛇之陣用於隙地山林之中,各有其用。這些年中我讀《易》無數遍,
又曾與老子研習天道,結合數十年用兵經驗,在前人‘八卦陣’之基礎上,創了一座‘五行陣’。
此陣攻則如石破天驚,守則如銅牆鐵壁,動如閃電,靜如大山,既可列兵陣決殺,又可用於行
營布防。由於是近年所創,無人知曉。眼下我便將這陣法傳給你。”
伍封聽他對這五行陣十分推許,自然知道此陣非同小可,與孫武下了車,伍封執著火把,
看著孫武將陣圖在沙地上畫出來,牢記心中。孫武又教他陣法中的種種變化以及借相生相克之
道如何善用兵種,花了一個多時辰講解,伍封才悟到這五行陣法的精髓。他們研習陣法之時,
其餘人便在周圍等著。
孫武道:“封兒學得很快,此陣的二十五種基本變化你要時時研習,由此可以演變出六百二
十五種變化。”
伍封吃了一驚:“六百二十五種?”
孫武笑道:“其實還可以變出更多,皆因這五行相生相克,變化無窮。你在一個時辰能學會
二十五種基本變化,其實就學會了本陣。此陣源自我同宗所創之八卦陣,但要勝過八卦陣。”
伍封道:“孫叔叔的同宗,是否司馬穰苴?”
孫武點頭道:“不錯。司馬穰苴創出了一陣名曰‘八卦’,是以方圓陣為基礎變化而來,隨
時變攻為守、變守為攻,此陣方中套圓,外靜而內動,陣勢變化了而敵人不覺。以防守而論,
此陣與五行陣不相上下,攻擊便比不上五行陣。這陣法簡單得多了,隻可惜司馬穰苴死後,此
陣便失傳了。”
他們二人又上了車,一路興高采烈地討論兵法,誰也不敢打攪。
孫武道:“本來我周遊天下,近來覺得年老體弱,不能涉遠,才到這附近隱居,欲自覓一良
穴,歸葬於此,偏巧桓魋在附近為惡,以村民婦孺相脅,十分不堪,才會忍不住出手。若非如
此,隻怕還碰不到你。”
伍封道:“既然讓小侄碰到,孫叔叔便不要在此隱居了,我萊夷的封邑甚大,又有十餘座海
島,真要隱居時,這海島風景應勝過此地,更是佳處。”
孫武搖頭道:“數十年前我離齊赴吳時曾經發誓,終身不履齊地,是以才回在晉國靠齊之地
隱居。其間在絳都數年,見趙鞅之女飛羽甚有天資,才會教她劍術兵法,眼下她要嫁到代國。
唉,連她都要嫁人了,我還能不覺老麼?索性居於此地,了此一生。”
伍封搔頭道:“這,既然孫叔叔執意如此,小侄從絳都回來,便到此地來,也好盡些孝心。”
孫武歎道:“封兒也不必來找我,我若要見你,隻要你不在齊國我便能找到,我若不想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