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獄吏的指點下,周勃又把昔日皇帝給他的賞賜都送給薄昭(漢文帝之舅),等到案件加緊審理時,薄昭便到薄太後那裏替周勃說情。薄太後也認為周勃沒有謀反之意。當文帝朝見太後時,太後便用“冒絮”——一種頭巾扔向文帝說:“絳侯周勃誅諸呂時,當年身上掛著皇帝的玉璽,在北軍統率軍隊,不在那時謀反,現在在一個小縣裏,難道要謀反嗎?”文帝已看到了絳侯在獄中的供詞,便向太後道歉說:“官員們正在查清這件事,準備釋放他呀!”於是派使節赦免了周勃,恢複爵邑。絳侯出獄後慨歎:“我曾率領過百萬大軍,到今天才知道一個獄吏也能起重要作用啊!”
不要忽視身邊的任何一個人,哪怕這個人很卑微。因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你人生棋局裏有用的棋子。“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學會重視身邊的每一個人,善於與人合作,即使是不起眼的小人物,也有可能助你走出劣勢,擺脫困境。 如果用實用主義的觀點去處理與“小人物”的關係,等到“有事才登三寶殿”時,也許已經晚了。
曹操在官渡之戰兵處劣勢時,聽說袁紹的謀士許攸來訪,竟顧不得穿衣服,打著赤腳慌忙出來迎接,對許攸十分尊重。許攸深感其誠,遂為曹操出謀劃策,幫了他的大忙。然而,曹操也吃過忽略“小人物”的虧,當他誌得意滿、一帆風順時,西川的張鬆前來投靠,他卻態度傲慢,使張鬆改變了主意,把本來要獻給曹操的西川地圖,轉而獻給了劉備。這對曹操來說無疑是事業上的一大損失。可以想象,曹操對張鬆如果像當年對許攸那樣尊重,西蜀的地盤說不定早就成了曹操的天下。
棋子不夠用的棋局肯定難下,人生如棋局,每走一步都要注意給自己的下一步準備好棋子。不要忽視任何一顆棋子,棋局沒結束前,每一個閑棋冷子都有可能變為忙棋熱子。
博弈法則:
不要忽視任何一顆棋子,棋局沒結束前,每一個閑棋冷子都有可能變為忙棋熱子。身邊的“小人物”其實就是一顆暫時閑冷的棋子,如果你善於和“小人物”合作,將會有助於你走出劣勢,擺脫困境。
集思廣益,將個人智慧上升為集體智慧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派遣人質成為維持盟約關係的普遍做法。為獲得齊國在爭霸角逐中的暫時妥協,楚懷王曾把自己的兒子送到齊國作人質。楚懷王死後,太子要辭別齊王回到楚國即位,齊王背信棄義,要挾楚太子說:“你給我東地五百裏,才放你回去,否則,我不放你走。”太子征求老師慎子的意見,慎子說,人在屋簷下,暫時應該答應獻地。這樣,太子以獻地五百裏為代價得以回歸楚國,即位為王,是為楚襄王。
楚襄王即位不久,齊國就派人來向楚國索要土地。楚王問慎子:“現在齊國派人來索要土地了,我們該怎麼辦?”慎子說:“大王明天朝見群臣,令他們各獻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