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小綿羊智勝大灰狼(2 / 3)

樹葉

秋天來了,有群鳥正排著隊往北飛。樹梢上有一片樹葉也落下了,一陣風把它吹向北方。

“瞧,”樹葉沙沙沙地飛舞著,興奮地朝鳥喊道,“我能像你一樣地飛啦!”

“要是你真能飛的話,就請照我的樣子做。”鳥說著,突然轉過身子,展開強壯的翅膀,迎風飛去。

樹葉馬上暈頭轉向地旋轉起來了,等到支持著它的風一停,它就落到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裏,現在,樹葉又在浪花上航行了,它得意地對河裏的魚說:“瞧,我也能和你們一樣遊泳了。”

那些沉默寡言的魚,根本沒有理它,這時,樹葉又趾高氣揚,自以為了不起,它認為:這些魚都是規規矩矩的生物,它們不忌妒別人。

樹葉隨波逐流,最後它被浸爛了,沉到水底,再也不能動彈了。

牧羊人和磨坊主

有一個磨坊主擁有一個大磨坊。他經常給一個牧羊人磨麵料,一來二往,他們就混熟了。牧羊人覺得幹磨麵粉這一行挺賺錢的,於是他便和磨坊主商量互相調換一下工作。他想:“還是這兒自在,用不著整天滿山遍野地跑上跑下。”

磨坊主卻說:“從早到晚這兒轉轉,那兒玩玩,該多痛快啊!”

兩個人一商量就談妥了。牧羊人把羊群交給了磨坊主;磨坊主把磨子交給了牧羊人,並且簽訂了契約。這下子,磨坊主成了牧羊人,牧羊人當上了磨坊主。

磨坊主趕著羊群上了山,上上下下轉遊了一天。傍晚時,找了個山洞歇下來,鋪開被子,脫去衣服,連內衣也脫了,就像在家裏一樣睡起覺來。剛剛入睡,狼來了,羊群一陣騷動,他在睡夢中聽見了,也不在意,照舊睡他的覺。第二天醒來一看,一隻羊也不見了。

現在,再說說牧羊人。他走進磨坊,在磨旁一靠,打起口哨來,也不給磨子加料。過了一會兒,聽見聲音不正常,就大聲喊著:“站住!站住!”

磨子哪能像羊群那樣聽話,照樣轉個不停。他生氣了,大聲說:“再不站住,我就騎上你。”說罷,坐上了磨盤。誰知襯衣夾在了磨盤裏,把他一下子轉起來了。

牧羊人和磨坊主都很後悔當初自己愚蠢的念頭和輕浮的舉措。他們重新各行其事,再也不敢胡思亂想了。

貓的計謀

貓很久沒有吃到老鼠了,嘴癢得厲害。它想了一個計謀,那就是到處宣揚它不再捉老鼠,願意跟老鼠和解。

老鼠們都為貓的決定高興,開始集合起來,準備到貓那兒去做客。

隻有一隻年邁的瘸腿老鼠不相信貓,它勸其它的老鼠說:“不要到貓那兒去,別指望它會給你們好處,它是騙你們的!”

但是老鼠們不但沒有聽它的話,反而說:“貓既然已經發誓不再殺生了,怎麼還會騙我們呢?”

其它的老鼠都去和貓和解了,隻有瘸腿的那隻老鼠沒去。

貓很隆重地接待了客人,然後把門鎖了起來,向它們發表了很長的演說,真是講得天花亂墜,允諾了許許多多好事,老鼠豎著耳朵聽,高興得不得了。

貓結束了自己的講演,突然對一隻老鼠吼叫起來:“啊!你這個壞蛋,也到這兒來了。你怎麼敢跨進我的門檻?我的兒子就是被你吃掉的!”

“你說什麼,你說什麼,貓呀!”那隻老鼠哀求它說,“我什麼時候把你兒子吃了,我連看也沒看見過它。”

可是貓不聽這些話,直去追那隻老鼠,眼看就要抓住了。

這時,全體老鼠都開始替那隻可憐的老鼠求情,請求貓饒恕它。

“過去的事已經過去了。”它們說,“你現在不是已經變得善良了嗎?你就大人不記小人過,饒了它吧!”

“好啊!原來是這樣!”貓叫起來,“你們都保護那個大惡賊,依我看,你們自己也是同樣的壞東西。那我有什麼理由可憐你們呢!”

貓說完這話就向老鼠們撲去,把它們一個個都吃了。

瘸腿的老鼠在一個陰暗的角落看到了貓吃老鼠這一幕,心裏非常痛苦,它悲戚地說:“貓永遠是老鼠的天敵,老鼠們可要永遠記住啊!”

貓頭鷹和它的孩子

貓頭鷹出去捕食的時候,碰到了一隻貓。於是貓頭鷹便和貓打起招呼來。貓頭鷹問貓:“朋友,你這是去哪裏?”

“我去森林裏捕鳥。”貓答道。

“啊,我的朋友,你可千萬別傷害我的小孩子!”

“你的孩子究竟是什麼樣的?這個可得讓我知道。”

“我的孩子呀,長得最最美麗。”

“知道啦!”貓告別了貓頭鷹。貓爬過很多低矮的樹叢,樹叢裏有很多鳥,鳥巢裏盡是些美麗的小鳥,直到第三處灌木叢裏它才看到一群長得非常難看的小鳥,於是貓就把它們統統吞吃了。

小花貓美美地吃了一頓後,便回家了。路上,它又碰到了那隻貓頭鷹。

“你沒有傷害我的孩子吧?”

“哪裏的話!我隻是吃了那些長得最醜的。”

貓頭鷹暗暗叫苦,其實它的孩子長得一點都不漂亮,死要麵子的貓頭鷹硬是說它的孩子長得漂亮。一時之間,釀成大錯。貓吃的那最醜的鳥兒其實就是貓頭鷹的孩子。

綿羊和狼

一隻流著眼淚的綿羊走進了路邊一家酒店,它對酒店店主說:“給我來一碗酒。”

店主把酒端了上來,綿羊把頭伸進碗裏,喝了個精光,說:“再來一碗!”

“為什麼喝那麼多的酒?”店主不解地問綿羊。

“心裏痛苦。”

“什麼事?”

“去年秋天,一隻狼偷偷鑽進羊舍,拖走了我的父親,世界上再也沒有我那可憐的父親啦!”

“既然如此,你唱歌吧,唱唱歌,也許心裏會好受些。”店主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