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春雨(中)(2 / 2)

麗姐兒的爹也很高興,他的想法和妻子一樣,麗姐兒這就是大好了。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麗姐兒以後必定是安康平順。

美婦親自喂麗姐兒吃飯,麗姐兒一邊吃飯,一邊仔細打量美婦。

美婦年紀大概二十出頭,打扮得很是家常。滿頭烏發隻是用一隻紅寶石白玉壓發梳緊緊地別著,和一絲胭脂也無,白玉一般的巴掌大的小臉交相輝映。一雙大大的杏眼,小巧的鼻子,櫻桃紅唇,典型的古典美人。一舉一動皆有大家風範,柔和而不失禮,規矩而不刻板。上身著猩紅夾襖,下身著一條淺碧色棉裙;衣袖處,裙角邊都繡著團花暗紋。腳踏一雙大紅緞麵石榴繡鞋。表麵寒酸,內裏精致。這就是書香門第的貴女,京都名門閨秀的典範,林琅媛,林氏,麗姐兒的娘。

林氏正仔仔細細地挑魚刺,麗姐兒又把目光轉向男子。男子看似在吃飯,其實卻時不時瞟一眼正在給女兒喂飯的林氏。神色溫和,雙眸中帶著神采。

男子二十五、六,身材修長,身著深綠色青竹暗紋長袍。烏黑長發用一根墨玉長簪挽著,麵如冠玉,眉目英俊,渾身書卷氣,一看就是個書生。這是林氏的相公,徐熹,字元晦,也是麗姐兒的爹。

徐家是蜀州的名門望族,家風極好,名聲極好,家產無數,想嫁給徐家的女兒天下不隻千千萬。當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還有,徐家的家規,男子四十無子才可納妾。也正是因為這個家規,徐家有一點不好,那就是人丁不旺。在徐熹這一代,就他一個男丁。這也是趙嬤嬤焦急的希望林氏這一胎是個小少爺的原因。

徐熹十五歲父母雙亡,在家守孝六年,赴京趕考。一考即中,高中探花,可謂是少年得意。總之,徐熹是個古代完美好男人,麗姐兒鑒定完畢。

徐熹發現麗姐兒一直盯著他看,很是歡喜,他不是個嚴父,也不打算當個嚴父。在他眼裏,女孩子都是該嬌養的,尤其是這個身體不好的長女。

徐熹拿起湯匙,舀了一勺清蒸芙蓉蛋給麗姐兒,麗姐兒毫不猶豫地咬了一口。這把徐熹高興壞了,放下碗筷,抱起麗姐兒原地轉圈兒。

“快放下來,把麗姐兒轉暈了!”林氏大叫。她挑完了魚刺正要喂給女兒,可是竟看到丈夫高興的抱著女兒轉圈兒。林氏很是驚恐,女兒身體這麼嬌弱,半個月前還生了大病,這麼個轉發,女兒今晚又要發熱。

“沒事的,我們麗姐兒好了,我們麗姐兒再也不用吃苦藥了,對不對?”徐熹興奮極了,“以後,上巳節麗姐兒可以和我一起出去踏青,賞花了,對不對?”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麗姐兒生在上巳節,徐熹起了大名,徐麗人。

往年因為麗姐兒體弱,所以上巳節從不曾去郊外遊玩,生怕有個閃失。

“對。”麗姐兒嗬嗬直笑,絲毫沒有因為徐熹抱著她轉圈,而感到絲毫不適。在這裏,爹和娘都不錯啊,這是一種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