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奈登堡—維倫貝格地域集結的德第3集團軍主力,開始進展順利,後來遇上波蘭北方集團軍的強大重兵集團。波軍依托姆瓦瓦和普紮斯內什北麵的築壘陣地進行有力防禦,並組織反突擊。但是到9月6日,德第3集團軍主力依然得以進抵納雷夫河並在魯然附近渡過該河。
德“南方”集團軍群的主要突擊也取得很大進展。戰爭剛剛打了兩天,第8集團軍就進抵普羅斯納河。第10集團軍進抵瓦爾塔河東麵,並占領了琴斯托霍夫。該集團軍的坦克部隊向拉多姆斯克方向推進。第14集團軍在維斯瓦河上遊渡河,並艱難地向西貝斯基德山區推進直至諾伊馬克特盆地。
在德第8和第10集團軍的打擊下,波軍已部分陷入混亂,倉皇後退。由邊防部隊組成的德“吉南特兵團”受命去占領德國的前波森省,而第8集團軍順利向羅茲方向推進。
9月6日晚,第10集團軍右翼的快速部隊進抵維薩山北麓的凱爾采和孔斯凱之間。再往北,第16軍的坦克部隊在皮沃特勒庫夫附近實現突破和粉碎波軍的反擊後,向托馬舒夫方向追擊。
9月6日,德第14軍幾乎未經戰鬥便占領了克拉科夫。西南方的第22軍在到達平原以後,對波希米亞和塔爾諾夫的突擊進行得很順利。最南部的德第18軍主要由山地師組成,其任務是繼續在貝斯基德山區粉碎波軍的猛烈抵抗。同日,該軍在諾伊桑德茨附近渡過杜納耶茨河,進抵戈爾利采西部地區。
南方集團軍群依然希望通過其快速部隊的快速行動迫使波軍在維斯瓦河和桑河以西進行決戰。但為謹慎起見,命令第10集團軍的右翼部隊在登布林和普瓦維附近渡過維斯瓦河和加強第14集團軍的右翼,並讓其依然按原定計劃實施迂回包圍。
在波蘭方麵,“克拉科夫”和“羅茲”2個集團軍遭到重創,並開始向東撤退。“波莫瑞”集團軍的情況跟它們差不多。“莫德林”集團軍受到德軍第4和第3集團軍兩翼包抄的威脅,但是撤退就會過早地讓開通往華沙的道路。“波茲南”集團軍的處境略好,但未及時後撤以便與其他友鄰部隊建立共同防線。這時,波軍再無可供使用的預備隊。因為“納雷夫”作戰集團由於擔負著防備德第3集團軍的任務而受到牽製,“普魯士”集團軍還在集中階段就遭到德國飛機和坦克的襲擊而動彈不得。這時,波蘭元首雷茲·斯米格雷元帥認為,波蘭已輸掉了這場戰爭。
9月6日,波蘭政府由華沙遷往盧布林;9日,遷至克列梅涅茨;13日,再遷至緊靠羅馬尼亞的邊界城市紮列希基。
至9月7日,德軍雖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在華沙以西合圍、徹底消滅波軍的企圖並未得逞。德軍調整部署後,於9月9日開始了爾後戰役。實施這些戰役,使仍然在維斯瓦河以西堅守的波軍幾乎全部遭到圍殲。然後,第14和第3集團軍從南北兩麵實施深遠突擊,以求合圍維斯瓦河以東或退守該地域的所有波軍兵團。
剛剛形成的德第3集團軍左翼部隊,在納雷夫河附近的沃姆惹兩側突破了波軍的防禦,9月11日進抵比亞韋斯托克—華沙鐵路線。其快速部隊向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推進。該集團軍的中路和右翼部隊也分別在納雷夫河附近的馬佐夫舍地區奧斯特魯夫和維什庫夫地區突破了波軍的防線,並在布格河南岸建立了橋頭堡。
9月15日,古德裏安的第19軍攻占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兩天後又攻陷符沃達瓦。第21軍從沃姆惹向南推進,並於9月12、13兩日在馬佐夫舍地區奧斯特魯夫附近包圍並殲滅了戰鬥力較強的波軍部隊,爾後東攻別爾斯克一比亞韋斯托克一線。9月15日,德軍攻陷比亞韋斯托克。
布格河以西的該集團軍右翼部隊攻陷文格魯夫,逼近謝德爾采。9月16日,該部停止向東南方向進攻,掉頭西攻明斯克—馬佐夫舍—卡爾切夫一線。第1軍也掉頭緊逼華沙的北部和東部戰線。至此,德軍已封閉了對莫德林和華沙的包圍圈。但德軍尚未粉碎波蘭人的抵抗意誌,他們拒不交出華沙。
在這幾天裏,德第4集團軍在維斯瓦河兩岸向南推進。在該河北岸向前推進的第2軍未遇強敵,比較順利地經普沃茨克向莫德林進逼。而在該河南岸的第3軍則遇到了當麵波軍的有力抵抗。該軍無法跟上第8集團軍左翼的步伐。第8集團軍左翼部隊除為第10集團軍提供翼側保護之外,現在又奉命超越追擊“波茲南”集團軍。由此出現的缺口便是後來進行布祖拉戰役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