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遼沈、淮海與平津三大戰役結束後,國民黨發動內戰的主力已基本被殲滅,中國人民解放軍挺進到長江北岸。統治中國22年之久的蔣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絕境。新中國誕生的條件已經成熟。
1949年6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議決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
1949年9月21日,由中國共產黨發起召開的,有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地區、人民解放軍、各少數民族、海外僑胞和其他愛國人士的代表參加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隆重開幕。會議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並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
中共中央成立了開國大典籌備委員會,周恩來任主任,朱德任閱兵司令員,聶榮臻任閱兵總指揮,二十兵團司令員楊成武任閱兵指揮所主任。
1949年10月1日,這是一個永遠為中國人民所紀念的日子。這一天,北京30萬軍民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上舉行了開國大典。人群和旗幟、彩綢、鮮花、燈毛澤東莊嚴宣告新中國成立飾, 彙成了喜慶的錦鏽海洋。
10月1日下午3時,大地歡聲雷動。剛剛就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和副主席朱德兩位偉人一前一後,沿著城樓西側的古磚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門城樓。當林伯渠宣布開會後,在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樂曲聲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員就位。人民領袖毛澤東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這個洪亮的聲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國,震撼了全世界,開創了中國各民族人民的新紀元。
毛澤東親手按動電鈕,第一麵五星紅旗在廣場上冉冉升起。與此同時,代表著54個民族的54門禮炮齊鳴28響,如報春驚雷回蕩在天地間,它標誌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英勇奮鬥28年,終於取得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後勝利。
升旗之後,毛澤東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緊接著舉行了規模浩大的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慶祝活動到晚上9點多鍾結束,但歡樂的人群依然抑製不住內心的興奮。
開國大典的閱兵按閱兵式、分列式的組織程序進行。閱兵式在靜止狀態下進行,全體受閱部隊以天安門主席台為中心,按序列在東、西長安街列隊,接受閱兵司令員的檢閱;分列式在行進狀態下實施,各受閱部隊依次由東向西通過天安門城樓前接受檢閱。受閱部隊按海、陸、空三軍的序列編組。海軍的一個方隊由東北海軍學校和華東海軍艦隊選調人員編成;陸軍各方隊由步兵199師、獨立207師619團和臨時編組的炮兵第4師、戰車第3師、騎兵第3師編成;空軍的一個混合飛行梯隊由華北軍區航空處所轄的p-51型殲擊機中隊、蚊式轟炸機小隊和pt-19型、l-5型教練機小隊編成。受閱部隊共1郾64萬餘人。武器裝備以軍兵種為單位,按種類集中,統一編組,由輕到重,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地麵、海上到空中,使陸、海、空三軍渾合一體,形成強大陣容。
提到開國大典,人們很容易想到毛澤東主席那句震古爍今的名言:“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然而這句話,並不是毛澤東在天安門樓上講的,而是在此之前的9月21日的政協開幕詞中講的。原文是“諸位代表先生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曆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開國大典時的天安門之夜站立起來了。”這篇文章已收入《毛澤東文集》。
整個閱兵結束後,群眾遊行開始。一批批群眾隊伍,無不迫切希望走到城樓前,看到衷心敬愛的毛主席。天很快黑了下來,天安門樓上的燈光突然照亮,上麵是一串紅橙色的燈,下麵好像是三道粉青色電虹燈,再加上巨大的探照燈光射向全場,燈光閃閃,好似波浪。焰火在天安門附近三處施放,五彩繽紛,此起彼落。群眾手裏舉的紙燈、紗燈也都點亮了,廣場上是燈的海洋。
晚上9時25分,無數彩色的禮花向廣場四周發射出來。首都軍民載歌載舞,盡情地歡度這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個夜晚。
開國大典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宣告了中華民族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