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病情(1 / 2)

蘇睿比妹妹蘇婷早一個小時接到母親的電話,當時他正在市公安局刑警大隊值夜班,知道父親生病的消息後,他趕忙聯係了單位領導,匆匆找了一位同事替班後便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市第三人民醫院。

送父親做了腦部CT檢查,確定了病情之後,他去辦理了住院手續,和母親一起把父親推進了神經內科第19號病房。

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的病房一共有三排,前兩排是舊病房,分為單人間和多人間。由於醫院缺少護工,所以大部分病人自理生活,或者由家人看護。單人間的病房一般都是需要陪護的病人所住的,所以都有兩張床,一張病人睡,一張家屬陪侍用。最後一排是還沒有啟用的新病房,目前正在進行病房內部的裝修。

第19號病房是中間一排的倒數第二間房間(這一排病房的最後一間房間是一間休息室)。第19號病房是一間重症監護的單人病房,病房內有一扇窗戶可以看到對麵的新病房和新鋪的走廊,房頂上有一根橫梁,上麵有用來懸掛輸液瓶的鐵鉤,還有單獨的小衛生間,兩張病床分別靠著西牆和北牆,分別是34號和35號,還有醫院標準配置的櫃子分別放在兩張床邊。34號病床正對著房門,可以通過門上的磨砂玻璃稍微看到外麵,35號病床則在衛生間的左麵,隻能看到窗戶和34號病床。由於34號病床離門口近,便於出入,一家人商定後,便由父親蘇廣勝住34號(他必須時常去做CT檢查和核磁共振成像,以確定病情),母親劉玉芬作為陪侍,住在第35號病床。

一個多小時後,蘇睿和母親剛剛安頓好一切,父親蘇廣勝的主治醫師,神經內科的韋主任來了。韋主任是一位40歲左右的女大夫,中等身材,留著一頭很時尚的大波浪卷發,一雙眼睛非常明亮,從她的外表就可以看出是她一位精明強幹的女強人。韋主任仔細地檢查了父親了身體,又看了CT片和CT檢查報告,說道:“根據病人目前的情況和CT掃描的結果,病人現在腦部右側基底節區和腦幹區有出血,出血量大約35毫升,病人現在左側肢體無法活動是因為出血壓迫了左側運動區的神經。”劉玉芬趕忙問道:“主任,我丈夫的情況嚴重嗎?”“從現在來看情況還好,所以也不用太著急”。說著,韋主任轉向了蘇睿:“你是病人的兒子嗎?”見蘇睿點點頭,韋主任又說道“那你跟我來一下辦公室,我跟你談談具體的治療措施。”說著,韋主任拿著CT片走了出去,蘇睿跟在她的身後。

辦公室裏,韋主任把CT片放在一個燈箱上,指著上麵的圖像對蘇睿說:“你父親的病情比較嚴重,出血區域不好,靠近腦幹,而且出血量也不少,所以我單獨叫你出來談談治療措施。”“那麼現在我們應當采取什麼治療措施呢?”蘇睿趕忙問道。“目前可行的治療措施主要有三種,第一是保守治療,就是采取藥物療法,比如輸甘露醇並輔助以呋塞米進行脫水降顱壓。第二是開顱清除血腫,這種方法是較為緊急、快捷的手術方式,但是因為咱們醫院醫療條件有限,不像北京、上海的大醫院,有相當高的醫療條件,所以如果在咱們醫院實施這種手術,結果就是手術創傷較大,術後恢複也比較慢。第三種就是穿刺抽吸血腫,這是一種微創手術,這種治療方式適用於各部位腦出血,深部腦出血尤為適用,主要方法是應用CT引導或者立體定向引導,選擇距離血腫最近的穿刺點,並離開功能區,進行顱骨鑽孔,在定位和定向的基礎上向血腫內穿刺,再輔助以負壓吸引,可一次去除較大部分的血腫。這種手術方式創傷很小,術後也較容易恢複,在咱們醫院很多患者都是接受了這種手術後康複的,而且咱們醫院做這種手術的條件也比較成熟。”蘇睿問道:“那麼您覺得我們采取哪種治療方案比較好?”韋主任說道:“來咱們醫院就診的患者大部分選擇的都是微創手術,而且術後恢複的也都挺好,不過這事還得你們自己拿主意,你回去和你父母商量一下,然後把結果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