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一百一十七夜 天意(1 / 2)

春三月中旬月圓之夜,尉遲恭、秦叔寶站在李世民的寢宮門前為他們的主公盡忠,忽聽天空傳來喜慶的仙鶴的高亢啼鳴聲,忙擺好香案跪拜迎接上仙。大禮過後太白金星率仙鶴童子從天而降,喜得尉遲恭、秦世寶再次磕響頭參拜上仙的降臨。一番客氣後,太白金星問道;

“這些日子他睡的還好吧!”

“托上仙您的福,我家皇爺睡眠好多了。”

“殺戮太重,難怪那些冤死的鬼魂們到這裏和他算賬。沒辦法,天意難違,有些事情明知不可為,還得為之。隻能盡人事服天命了。”

“上仙,聽您的語氣莫非說我家主公又要親臨前線指揮征戰了。”

“是的,渤海國尊主昏庸,奸臣擋道,民不聊生,怨氣衝答天庭。玉帝震怒,命我傳旨,招李世民親臨渤海國,蕩平奸佞,誅殺昏君,還百姓一個安居樂業的環境。”

“又有戰事了,沒辦法天命難違呀。上仙,您稍休息,我就去喚醒君主。”

尉遲恭戴著不情願的語氣安排好上仙坐在仙位上後,輕輕的邁動腳步來到李世民的寢宮門前,輕聲喚道;

“主公請起!主公、上天的法旨到了,請您接旨!”

聽到尉遲恭的喊聲,還未睡實的李世民忙起身,身穿便衣出現在太白金星的麵前,恐慌的拜倒;

“不知上仙您老人家駕到,小王李世民恐誤天庭大事,衣召不整惶恐相見,請恕不敬之罪。”

“不必拘禮,您還是接旨吧!”

聽到太白金星的口禦後,李世民命宮娥從擺香案,跪在香案前虔誠的再次拜道;

“小王李世民接天庭法旨!”

見到李世民做好迎接法旨的準備後,仙鶴童子才請出法旨高聲宣讀;

“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上真玉皇上帝法旨;渤海岸邊渤海國,君主無道,奸臣橫行,兒戲重生。採女貞補精,食男童心補血。實是殘暴難忍,百姓怨氣衝答天庭。

李氏世民,身為大唐國主,一國之明君,百姓樂業四海升平,藏好生之德,以民為本。故命即刻親率大軍親征。旬日後到達渤海岸邊,以海麵冰凍三尺為進軍號令,以半年不下雨為良機,收複殘暴之地。

欽此。”

李世民接過法旨,再次的詳細參詳後,不解的問道;

“上仙,海麵上冰凍三尺是上天對我軍的恩賜,我大軍可直取渤海國。不但縮短行軍路程免去鞍馬勞頓之苦,還能保存將士的體力增強將士們的鬥誌,近日內就可到達戰場是大好事。可是,百日不下雨是不是對我軍的征伐十分的不利。人饑渴馬無草,田裏不見五穀生長,我們以何物為食,百姓以何物充饑?”

“是啊!是有難度。你看第二道法旨到了。”

是的,皎潔的月空,一片彩雲徐徐落下,赤腳大仙出現在眾人的麵前,相互見過後,將一道密旨交給李世民,並囑咐道;

“記住,不要問為什麼,更不許張揚,大軍到渤海國後自有三界諸神按密旨上的旨意執行命令。你隻能看不能說,馬上選吉日出征。”

天威降臨不可違,禦駕親征的李世民帥大軍三月下旬按照天庭的旨意行進到渤海邊,望著滔天的海浪憂心忡忡。是的,他是不敢對上天的旨意存有質疑之心的。但是,麵對著海麵上漂浮的帆船,不時躍出水麵的魚蝦,他能做的隻有等待。

午夜時分氣溫突然下降,天空飄起了鵝毛大雪,出征前看著禦寒裝備心中十分不解的將士們,此時對李世民的運籌帷幄更是敬如神仙。躲在禦寒裝備中的他們,靜靜的等了三天,三天的大雪過後海麵上被寒冰占領。李世民傳令全速前進,兩日後,大軍跨過渤海海麵出現在渤海國領土上。

“天威神怒!天威神怒!怎麼辦!怎麼辦!”

當鵝毛大雪飄在渤海國境內的時刻,享受著昏君,奸佞權勢香火,為了自己的一點私欲接受他們朝拜的阿修羅門下的弟子們,知道天庭震怒,天兵將至。馬上聚在一起商量怎樣的保護他們賴以生存的惡勢力。

求雨,多次的爭吵,徹夜不眠的商討。在李世民率領大軍全部踏過海麵後,他們才把意見統一。慌亂中建法壇,慌亂中籌齊法器,慌亂中登上法壇的他們,費勁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魔力,動用了所有的關係,不見一滴雨的他們,看著生長在田間的茂盛的五穀,流淌在河裏的歡快河水,李世民指揮大軍勢如破竹的攻勢,聽著被他們保護的那些奸佞們不斷傳來的呼救聲,隻好舍棄法壇。強迫村民們頭戴柳枝,身背魚鼓,裸身赤足的暴露在烈日下,按照他們的指揮,伴著魚鼓的陣陣響聲,赤足跳著他們編排的舞蹈。祈求上天降大雨發洪水阻擋李世民大軍勢如破竹的進攻。保佑他們的供奉者們繼續危害人間,把索取的物質無條件的提供給他們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