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的複興之路
弭兵之會後,各諸侯國都把目光從國外轉向國內。有些國家致力於改革,比如鄭國;有些國家則陷入無盡的動蕩之中,其中以齊國最為典型。
弑殺齊莊公後,崔杼儼然成了齊國的太上皇。他掌控著這個國家的生殺大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可是家事卻令他有些心煩意亂。
起因還是那個令齊莊公死於風流賬下的女人棠薑。
棠薑在嫁給崔杼後,把她與前夫棠公所生的兒子棠無咎也帶到崔家。別看崔杼這個人心狠手辣,他還真是個大情種。因為疼愛自己的女人,愛屋及烏。棠無咎在崔家也得到特別優待,甚至連棠薑的弟弟東郭偃也成為崔杼的心腹。
棠氏一家人的得寵,令崔杼前妻所生的兩個兒子恨之入骨。崔杼的這兩個兒子,一個叫“崔成”,一個叫“崔強”。他們本來是崔家的小少爺,自幼便養尊處優。可是突然間半路殺出棠氏一家三口,在崔府裏權勢甚至超過他們兩兄弟。看著父親被小狐狸精迷得團團轉,兩兄弟是咬牙切齒,恨不得操把刀將棠氏一家子全都宰了。
不久後,棠薑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崔明”。崔杼老年得子,對幼子十分疼愛。棠薑是個有心計的女人,知道崔成和崔強兄弟對她恨之入骨。一旦崔杼死了,自己在崔家的地位不保。於是便打定主意,得讓自己的兒子崔明成為崔家的繼承人。
崔杼遲疑了,雖然他對前妻所生的兩個兒子並沒有很深的感情,但長子繼承製一直是社會傳統;另一方麵,他又無法抗拒心愛女人的催促,因而心煩意亂。
公元前546年,崔成得了一場重病。崔杼正好以此為借口,剝奪了他的繼承權,而把崔明立為崔氏家族的繼承人。
崔成估計是病得不輕,被剝奪了繼承權後他隻提了一個要求。即前往崔氏的采邑去養病,打算將來老死在采邑。此時崔明同母異父的哥哥棠無咎與舅舅東郭偃站出來阻撓說:“那怎麼行呢?采邑是崔氏的宗廟所在的地方,一定要留給宗主才行。”崔明被立為崔家的繼承人,就是宗主。
崔杼一聽,好像有道理,便沒有同意崔成的要求。
崔成與弟弟崔強氣得不得了,準備幹掉東郭偃與棠無咎,怎麼辦呢?他們想到了一個人,即齊國的第二號人物慶封。對,在齊國國內除了崔杼之外,權力最大的就是慶封。如果能得到慶封的幫助,這件事就好辦了。於是兩人跑到慶府,對慶封說:“我父親的事情,您大概也知道吧?他現在老糊塗了,隻信任棠無咎與東郭偃兩個人,其他人的話他統統不能接受。我擔心他們兩人居心叵測,可能會加害於老父,所以特來向您稟告。”
慶封一聽,這是崔家的家事。崔杼權傾朝野,這個事情不好辦啊,於是他對崔成兄弟說:“你們先退下吧,這件事我得考慮一下。”
慶封手下有個謀士,名叫“盧蒲嫳”。此人頗有計謀,他對慶封說:“崔杼是殺害國君的主謀,我看老天爺是準備要拋棄他了。如果他們家族發生內亂,您有什麼好擔憂的呢?崔家的勢力被削弱了,您的勢力不就增加了嗎?”
慶封一聽,捋了捋胡子,點點頭說:“這事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過了幾天,崔成與崔強兩人又登門造訪,慶封對兄弟倆說:“如果對老人家有利,那你們一定得除掉棠無咎與東郭偃。到時有危難,我會幫助你們的。”崔成與崔強一聽十分感動,還以為慶封這麼仗義,其實慶封的真正算盤是挑撥崔氏家族的內鬥。
兩人仗著有慶氏撐腰,召集了一夥人,將東郭偃與棠無咎殺死在崔家大廳。崔家大亂,家丁和仆役怕惹禍上身,紛紛逃走了。這下子崔杼也沒有主意了,他成了一個光杆司令。在沒有弄清楚是怎麼回事之前,他想先去慶封家中避一避。
慶封見到狼狽不堪的崔杼後,假惺惺地說:“崔和慶如同一家人,崔成與崔強怎麼敢如此膽大妄為呢?請您準許我討伐他們。”崔杼坐在一旁,大罵逆子,答應了慶封的要求。慶封心中暗自高興,他馬上派盧蒲嫳率一隊甲士,前去攻打崔成兄弟。
崔成殺死東郭偃與棠無咎之後,本來以為慶封會站出來善後,這是他們事先約定好的。當他看到盧蒲嫳率著甲士殺氣騰騰而來時,心中一慌。明白了,慶封不過是想借他們的手鏟除崔家的勢力。困獸猶鬥,崔成當即下令關閉崔府大門。
盧蒲嫳帶著甲兵多次進攻,但是攻不下來。他急中生智,號召民眾來幫助。看來崔家真是不得人心,很多百姓自願參加攻打崔府,最後崔成兄弟頂不住了。盧蒲嫳率眾甲士殺進府中,亂刀砍死崔成兄弟,並且把崔家的錢財收羅一空。而崔杼的老婆,那位令齊莊公丟了性命的美女棠薑,也在絕望中上吊自殺了。
鎮壓崔成之亂後,盧蒲嫳回到慶封府中向崔杼報告動亂已經平息,然後駕著車子送崔杼回家。第二天,人們發現崔杼懸梁而死了。
據史書的記載,崔杼回到家中後發現自己家破人亡了。痛心之下,上吊自殺了。不過這個記載很令人懷疑,第一,慶封血洗崔府,並把崔府的錢財都搜刮走了。很顯然慶封這樣做之前,就應該想好了崔杼必須得死。如果崔杼不死,慶封就不怕他報複嗎?第二,家破人亡並不足以成為崔杼自殺的理由。在這場動亂中,崔杼最疼愛的小兒子崔明並沒有死,成功地逃跑了。第三,慶封派親信盧蒲嫳送崔杼回家,顯然是別有用心,應該有特殊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