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文-巴爾默來自於底特律,是一個瑞士移民的後裔,今年45歲,是蓋茨在哈佛大學時期的同窗好友。
巴爾默在微軟成立第五年時加入,由於才華出眾,性格直率,頗受蓋茨及董事會的賞識。據稱,巴爾默的個人財富已經達到270億美元。
【人物生平】
1991年,微軟與IBM及其OS/2操作係統展開了較量。巴爾默稱其為“高貴的對抗”。他在公司會議上連續喊了14聲“developers”(開發人員)之後聲帶撕裂,後來做了手術。1993年,成為微軟主管銷售和技術支持的執行副總裁。對於接班人問題,他表示與蓋茨結成的13年友誼無人可比。他說:“公司內沒人比我的關係更親密,也沒人比我的股票多。”
1995年,微軟的商業行為飽受指責。巴爾默對《華爾街日報》記者表示:“有人認為我們對於美國經濟是一種威脅。我認為我是完全遵守職業道德的。我從未僅僅因為道德上的不滿而采取法律行動。”不過,這個世界上第二號權力人物承認媒體的傾向性造成了損失,“我母親讀到這些會很難過。”
2000年,對於微軟來說是糟糕的一年,但對於巴爾默來說是進步、發展的一年。這一年巴爾默接任了微軟的首席執行官。反壟斷案使得微軟公司市值大跌,巴爾默的財產也受到很大影響。在高科技股下跌時,他表示高科技股“價格高得離譜”,從而加劇了股價下跌。2001年,巴爾默站在了推銷Windows XP和Xbox的最前線,而蓋茨坐在了幕後。
1996年,巴爾默晉身公司的九人行政委員會,後任銷售和後勤部副行政總裁,據稱,巴爾默的個人財富已經達到270億美元,攀升為美國第四大富翁,他擁有微軟公司近5%的股份。巴爾默與蓋茨有著良好的私人關係,兩人經常以“摯友”相稱,蓋茨結婚時還邀請了巴爾默給自己做伴郎。作為全球規模最大、力量最強的軟件公司,微軟高級領導層易人的消息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美國的各大媒介都在第一時間報道了消息,幾乎世界所有網站都把它放在頭條位置。
對於微軟此次高層人事變動,分析家指出,這既是蓋茨醞釀已久的一個人事方案,也是為反擊19個州對微軟壟斷的指控和肢解的行動。近年來,微軟一直在和控告它壟斷的政府打官司。11月聯邦法院宣布微軟利用壟斷力量侵犯了消費者、競爭對手和其他公司的利益之後,蓋茨帶領公司走過了一段坎坷不平的日子。就在蓋茨作出辭職決定的前幾天,傳出了美國司法部要將微軟一分為三的消息。
1月13日出版的《今日美國報》稱美國司法部律師在華盛頓已與美國19個州的代表舉行秘密會談,提交了分解微軟的議案,同時,各州正準備就違反反壟斷法的罪名對微軟提起訴訟。對此傳言,雖然司法部發言人出麵進行糾正,但並沒有否認美國政府預想分解微軟的事實,隻是具體方案尚未確定而已。
蓋茨向外界矢口否認他的辭職與此事有關,但人們普遍認為,近一段時間來微軟內外吃緊的處境以及被肢解的未定命運,是他退位的最直接原因。
樹大招風。由於微軟公司發展速度異常之快,早在1990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就對微軟是否將MS-DOS與應用軟件捆綁銷售展開調查。後來,司法部接手該項工作,把調查重點放在視窗係統上。
直到1994年7月,微軟公司與司法部達成一項協議,這一輪爭鬥才告終結。根據協議,微軟公司在向個人電腦製造商發放“視窗95”使用許可證時,不能附加其他條件。
就在微軟忙於應付調查時,全球互聯網服務領域崛起了一批優秀企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國的網景公司和太陽微係統公司。它們的發展極為迅速,並一度將微軟遠遠地甩在後麵。
一開始對此不太重視的蓋茨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失誤,立即全力補救。他采取的措施是,在所有操作係統中加入微軟的互聯網瀏覽功能,並將IE(探險者瀏覽器)軟件免費提供給電腦製造商。這一做法使網景的市場份額從原先的90%一下降到50%,微軟的份額則從零猛增至36%。
【商業信條】
互聯網的基礎服務與價值都將建立在研發大型軟件之上。25年前我們就證明了這點,今天我們仍在證明這點,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動搖我們的信心。
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當你感到悲哀痛苦時,最好是去學些什麼東西。學習會使你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76.影響歐洲經濟的金融財閥--洛斯查爾德家族
【名人簡介】
洛斯查爾德家族是歐洲最大的金融財閥,曾經控製歐洲經濟命脈長達200餘年。而有誰知道這一家族白手發家的艱難曆程呢?他們一點點積攢財富,尋找和發展各種財路,甚至不惜和希特勒談判,最後終於事業成功,雄視天下。
【人物簡介】
洛氏家族的創始人麥雅生不逢時,一出世就遇上了強烈的反猶浪潮。
在麥雅大約10歲的時候,父親便開始傳授他做生意的方法。麥雅不但從父親那裏學到了賺錢的技巧,也培養了對古錢幣和其他古董的興趣。
在父親的影響下,麥雅十分愛好猶太民族自古流傳下來的詩篇和傳說,並且很自然地把自己的嗜好與生意結合在一起,進行古錢幣的買賣。
他開始收集中東、俄國,以及歐洲的古錢幣,加以整理出售。
麥雅便是如此一分一分地積累著財富。雖然順利地賣掉了一些古錢幣,卻沒有賺到多少錢,生活依然清貧。但他毫無怨言,四處收購各式各樣的古錢幣。
麥雅可稱得上一個十分出色的猶太人。他針對顧客都屬於上流社會這一特點,為他的古幣生意開拓了一條獨特的途徑,並下工夫搞了一般商人無法模仿的噱頭。
他把古幣以郵購的方式有計劃地推銷給各地的皇家貴族。
他把各種古幣歸類分別編印成精美的目錄,並附上親筆信,寄給那些希望購買的顧客。
雖然郵購業務在今天來說,是一種十分平常的推銷手段,但在封建製度的社會裏,領主們各自割地稱雄,郵政業很不發達,所以這樣做無疑是一種超前的構想。
麥雅在製作目錄時力求做到盡善盡美。
他采用略具古風的文體來遣詞組句,以突出他的商品的古風雅氣。他不但反複斟酌每一個詞語,而且對印刷也十分講究,達不到理想效果的一概作廢,重新印刷。後來,那些編印精品書籍的人們都不得不為他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感動。
憑著卓越的專業知識和獨特的銷售方式,麥雅漸漸有了知名度,由此步入佳境。
不久,麥雅依靠比海姆公爵打開了通往宮廷的生意大門。
在麥雅45歲的時候,爆發了法國大革命(1789年)。比海姆公爵作為歐洲最大的金融家之一,自然不會錯過這一良機。他大規模地從事軍火買賣,並貸款給缺少軍費的君主和貴族以賺取高額利息。
在這急劇變化的時代,正需要頭腦靈活的商業人才。麥雅為比海姆公爵效命了20年,協助公爵進行金融和軍火交易,贏得了巨額財富。
麥雅的5個兒子分散在歐洲各國,但他們彼此卻一直保持著頻繁的聯絡,從有關商務的消息到一般社會上的熱門話題,無一不互通有無。這也是維係洛斯查爾德家族繁榮、安定的命脈所在。
事實上,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如此,情報就是命脈,情報就是金錢。
因此,洛斯查爾德家族早就建起了一個橫跨全歐洲、屬於本家族專用的情報傳遞網,並且配備了專門的人員及車馬、快船,隨時待命出發。
他們深深地懂得迅速得到情報的重要性,所以每年不惜花大本錢更新和擴充裝備,在傳遞速度和安全性上遠勝於驛站郵政,甚至有時比政府的情報網更勝一籌。他們的信使攜帶現金、證券、信件或其他東西在歐洲大陸各處穿梭流動。
正是有了這一高效率的情報通訊網,他們比英國政府能更早地知道滑鐵盧的勝敗情況。
1815年6月19日,洛斯查爾德家族情報組織中有人得到了英國獲勝的快報,立即從鹿特丹乘專用快船渡過多佛爾海峽到達英國,將快報交到正在等待的尼桑手中。尼桑接過快報隻瞄了一眼標題便立刻登上馬車急速趕往倫敦。他得到的消息比英國政府早了幾小時。
尼桑-洛斯查爾德,在股票買賣中,經常依著一根柱子,故獲雅號“洛斯查爾德之柱”。尼桑的臉色,就是股票交易的晴雨表。
1815年6月20日是個特殊的日子,人們更加關注尼桑的臉色和舉動。
前一天,世界上發生了足以引起全球震蕩的大事情,英法兩國交戰於滑鐵盧。而這一仗,不僅決定兩國的命運,也會影響到兩國的股票價格漲跌--
英國若獲勝,英國公債將暴漲。
法國拿破侖勝利,英國公債必定大跳水。
所有股票生意人此刻全騎在老虎背上,上下為難。
人們隻能等待消息,誰的消息靈通誰就能先於別人動手買或賣,都可獲大利。
正當人們焦急萬分等待的時候,“洛斯查爾德之柱”的尼桑開始脫手派發英國公債。
消息迅速傳遍股票市場。
英國人吃了敗仗,快賣英國股票!人們蜂擁而上,跟進成為恐慌性大拋盤,英國公債頓時暴跌。
尼桑仍不動聲色地繼續拋出。
直到英國公債跌入穀底,尼桑突然悄悄返身大量購進暴跌到穀底的公債。
跟進的人全部傻眼,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
他們互相打聽、談論、商量。但等他們從睡夢中醒來時,尼桑已經吃飽喝足了。
此時,傳來了英軍大獲全勝的捷報。英國公債直線上漲!
尼桑在幾小時之內獲利幾百萬英鎊。尼桑簡直成了會變錢的魔術師。其實尼桑並不是在冒險,而是勝券在握。尼桑並沒有依靠英國官方的消息,他比英國官方更早地獲得了戰爭勝負的信息。
商戰之中,信息重要自不必言,但尼桑的高超技藝卻在獲得信息之後的幾小時內大加展現。一般人聽到消息,肯定是大量套購。那麼別人也就跟進。大家互不折本。而尼桑卻大膽構想,充分利用幾小時的時間差和別人的依附心理,先拋後買,使所有人都上當,唯獨他獲大利。這種冷靜和機敏,常人就不具有了。難怪尼桑被稱為商界的奇才。
獵取信息、把握機會、依靠謀略,才是商戰的另一境界。
洛斯查爾德雖然出生在備受歧視的猶太人居住區。但他僅僅花了幾十年的時間,便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國,其翻雲覆雨的力量使歐洲的皇親貴族也甘拜下風。
洛斯查爾德家族曾經是歐洲各國政府財政依賴的對象,對歐洲的政治、經濟曾產生過巨大影響。
倫敦的洛斯查爾德在1833年不列顛帝國廢除奴隸製後,曾拿出2000萬英鎊用以補償奴隸主的損失。
他們為支持1854年克裏米亞戰爭(1853年開始,英、法、士對俄作戰)提供了1600萬英鎊的貸款。
1871年,他們又拿出1億英鎊替法國支付普法戰爭的賠款。
他們還控製了整個歐洲的鐵路,所有法國給俄國的貸款,都是由洛斯查爾德家族提供的。
在美國內戰期間,他們已成為美國聯邦財政的主要財源之一。
時至今日,世界的主要黃金市場也由洛斯查爾德家族所控製。
洛斯查爾德家族控製了倫敦、巴黎、維也納、那不勒斯、法蘭克福、紐約、柏林的金融市場,控製歐洲的經濟命脈長達200多年。
【商業信條】
賺錢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賺錢的種子,便成不了事業家。
你的臉是為了呈現上帝賜給人類最貴重的禮物--微笑,一定要成為你工作最大的資產。
世上並沒有用來鼓勵工作努力的賞賜,所有的賞賜都隻是被用來獎勵工作成果的。
77.歐洲最富有的女人--莉莉安妮-貝當古
【名人簡介】
莉莉安妮-貝當古夫人於1922年10月21日出生在巴黎第七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化妝品公司--法國歐萊雅集團創始人歐仁-舒萊爾的獨生女莉莉安妮-貝當古夫人,擁有的資產近1270億法郎,並且以每年100多億法郎的速度增長。
她分別擁有歐萊雅公司和瑞士雀巢公司2.4%和3%的股份,擁有188億美元的資產在2000年《福布斯》雜誌富豪榜上排名第11位,她是名副其實的“歐洲最富有的女人”。
【人物生平】
莉莉安妮-貝當古父親歐仁-舒萊爾是一位敬業、勤奮的企業家。莉莉安妮的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不在了,父親一直辛苦的照料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