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專文(1)(1 / 3)

在市委二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市委書記劉雲

(2010年12月28日)

今天召開的市委二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十屆十一次全體會議和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10年工作,科學謀劃“十二五”規劃,研究部署2011年工作,團結動員全市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幹部群眾,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搶抓機遇,奮力趕超,開創中衛科學發展新局麵。

受市委常委會委托,下麵我向全委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

關於2010年的主要工作

市委二屆六次全體會議以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委常委會團結帶領全市幹部群眾,大力弘揚“三苦”精神和“五個幹事”作風,解放思想興發展,搶抓機遇謀發展,苦幹實幹促發展,全市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預計全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2億元,增長13.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1.1億元,增長1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25億元,增長24.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3億元,增長65.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62元,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4315元,增長12%。

一、工業經濟增勢強勁。全市新建、續建、技改工業項目72個,預計完成投資106.3億元,增長307%;落實招商引資項目180個,實際到位資金138.9億元,增長263%。寧鋼集團120萬噸特鋼、錦寧公司120萬噸鋁鎂合金一期等項目建成投產;隆基矽公司單晶矽二期、天元公司12萬噸電解金屬錳、華禦公司煤焦化苯、宇光能源240萬噸焦鎂聯產等項目即將投產;萬隆公司100萬噸稀土彩鋼板、華夏特鋼30萬噸稀土鎳鐵、瑞泰精細化工、寧夏金陽光伏發電、中衛銀陽太陽能製造等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衛工業園區、中寧工業園區、海原新區產業功能區和鎮羅金鑫園等園區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承載能力明顯增強。預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55億元,增長22.5%。

二、特色農業穩步發展。預計全市完成農業增加值30億元,增長7.4%。百萬畝硒砂瓜喜獲豐收,市場越來越大,品牌越來越靚,價格一年比一年好,為群眾帶來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全市硒砂瓜總收入達到11.6億元,種瓜農民人均收入2930元,“香山硒砂”榮膺中國馳名商標。沙漠大棚蔬菜以綠色、有機、無公害優勢搶占市場,棚均年收益達2萬多元。全市新植枸杞4萬畝,總麵積達到34萬畝,枸杞總收入達到13億元,杞農人均收入2300元。紅棗、蘋果、馬鈴薯價格創曆年新高。全市設施蔬菜達到24.7萬畝,供港蔬菜1.1萬畝,馬鈴薯113萬畝,小茴香12萬畝。生物環保養豬、稻田養蟹取得新突破,牛、羊、雞等畜禽產業健康發展。在幹旱少雨、寸草不生的香山北麓永大線上,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示範區10萬畝,栽植棗樹256萬株,成活率達92%,贏得了中央、自治區領導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評。

三、城鄉麵貌顯著改觀。全市新建、續建城鎮建設中衛年鑒項目267個,預計完成投資40.2億元。著力打造黃河金岸,沿黃生態濕地景觀長廊初具規模,市“五館一中心”即將建成投入使用。中寧縣舊城改造又有新亮點,濱河新區加快建設,杞鄉黃河宣傳文化中心、中國枸杞加工城等項目進展順利,石空濱河紅棗生態園林特色小城鎮初步建成。海原縣大力實施“一縣兩城、拉動發展”戰略,老城區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新區框架已經形成,一座靚麗的山城展現在世人麵前。“三大工程”成效顯著,全市新建“塞上農民新居”示範點15個1936戶,綜合整治舊村莊57個,改造農房10550戶,新建改建農村公路498公裏,配套完善了供排水等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大大改善。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28.8萬畝,栽植各類樹木2670餘萬株,是曆年規模最大、範圍最廣、投入最多,成效最為明顯的一年。

四、旅遊和現代物流業快速發展。開工建設旅遊項目30個,完成投資2.7億元。完成了沙坡頭南北景區地下立交通道配套設施、沙漠文化博物館等項目建設。騰格裏沙漠濕地公園景區主大門、生態廣場、遊客服務中心基本建成。新建的金沙島旅遊休閑度假區,以其獨特的木屋別墅、沙水相間的美景吸引了大量遊客,推動了我市旅遊業由傳統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型的轉變。成功舉辦中國·寧夏(中衛)硒砂瓜暨大漠文化旅遊節等活動。預計全市接待遊客156萬人次,同比增長12.2%;景區營業收入1.68億元,增長23%。中寧物流園區汽車城投入使用,戰略裝車點信息平台開工建設。海原高崖瓜果蔬菜批發市場建成使用,新區物流園區、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正在快速建設。旅遊、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大大推動了全市商貿服務業持續繁榮,預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2.2億元,同比增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