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為什麼同樣是封建王朝,有的衰落以致滅亡,而另一個卻在勃勃興起?

為什麼同樣是封建王朝,有的能持續三四百年,有的卻隻存在了一二十年,甚至胎死腹中?

為什麼有的君主能開疆拓土,有的卻隻會割地賠款?

盛衰循環,這仿佛是一條無人可以打破的規律,王朝覆滅似乎成了過往帝國的“曆史魔咒”。“各領風騷三百年”是對中國古代皇朝更替的一種宿命化的描寫,即使最強大、繁榮的王朝,也難以破除這個“魔咒”一樣的規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一個帝國的命運,一個王朝的興衰,都不是朝夕間的事,而是有跡可循的。我們可以用辯證的觀點去研究曆史,探索曆史發展的規律,探討王朝興衰的曆程,揭示王朝覆亡的真相。

讀史使人睿智,曆史蘊含著經驗與真知。曆史是一麵鏡子,它反射著人類文明的一步步進程;曆史是一個永遠解不完的方程,其中有許多謎一般的未知事件和令人難以想象的空間;曆史總是激動人心的,盡管它已成為過去,但它的博大精深、流光溢彩,依然深刻後人腦海,給人帶來深深的思考。因此,曆史所產生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一個民族、一個王朝繁榮過程的坐標係,每一個王朝興衰的產生,或點,或線, 或麵,都可以在坐標係中找到其相應的位置。

麵對曆史,我們總會有那麼多的收獲。感悟曆史,更讓我們傾聽到曆史前進的足音。曆史無論對與錯都已灰飛煙滅,重要的是如何麵對現在和未來。對的可以激勵我們創造更大的成就;錯的可以警醒我們總結教訓,減少失誤。

的確,曆史總會被人惦記,也不能不讓人惦記。正如馬克思所說,人們不能隨心所欲地創造自己的曆史,隻能“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進行創造。這樣一來,誰對曆史了解得更為深刻和透徹,誰就更可能成功。

這是一部簡明的中國通史,共分上、下兩冊,以中國曆史上八個主要朝代為宏大背景(上冊:秦朝、漢朝、隋朝、唐朝;下冊: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從把握相關曆史時期的脈動和發展入手,全麵係統地展示了各個朝代的曆史大事和興亡嬗變,生動描寫了發生在各個曆史時期的精彩故事,將曆史上那些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總結出來,警醒後人,啟示當今。

作者於北京

2013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