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突遭橫手是難免的(2)(1 / 2)

畢竟同處一個院中,如此過於頻繁的接觸,難免要為人偵知。仿佛是一夜之間的事情,敬純夫婦和狗子他們都知曉了。

紅葉苦拉著一張臉對敬純講:“醜事,高低還是給他們作下囉!”

琴秋在院中聽得紅葉說得不好聽,即走步上前道:“敬安和春桃,能夠成就,未必就是什麼壞事呢?”

聽她如是說,紅葉冷哼一聲,轉身回了屋內。敬純黑著一張臉,也不答言。讓琴秋感覺好生沒趣。狗子在一旁看不過,也趨步敬純身前:“哥哥,如若對我們瞧不上眼,還請趁早打發我們離開就是,也省得日後難堪起來。”

琴秋和敬義對敬安和春桃之事是頗為中意,見敬純一味執意不願首肯,也意會到敬純嫌棄春桃是一個外地人。可春桃畢竟同他們從那山西魏家一路出來,她有了不順遂,一行之人也覺臉上無光。

敬純眼瞅著敬義他們心裏起了忿氣,想著此事一時不便深究,就朝著敬義說了一句:“哥哥心裏不通坦,容後幾日,拐過了這個彎彎繞繞,咱再商議。”說完,也回到了自己房裏。

敬安暗地裏一股洶湧之氣,想要同哥哥講明自己的心意,可一朝哥哥的麵兒,那點血勇就蕩然烏有,連屁也不敢放一個。竟再無半點膽量敢去春桃房中。

若是同意敬安和春桃之事,心中著實起堵得緊。若是不同意,又怕失了與敬義的和氣,令他著惱之下離開張莊,那樣紅槍會裏就要缺一把好手。敬純躊躇無定、焦躁不安,想不出有什麼主意可以將此解決。

又過了幾日,忽然一個消息傳來,讓敬純喜出望外。

原來國民政府要在其治下的巴河地區成立一個國民小學堂,推行新式教育,就近招聘小學部教員。國民政府的楊雨亭楊縣長是極力主張教育救國的,他講近代中國之所以落後根源就在於教育的落後。象中國的鄰居日本在明治維新時代就普及了全民教育,所以現在日本走在了世界的前端,同歐美列強並駕齊驅。中國國民素質低下,曆來政府又不重視教育,教育權向來都被社會中的中上層人物壟斷。這就是中國一個老大帝國,反被一些弱小國家欺淩的原因所在。中國要想有希望,必須重視教育,重視教育就要從最底層的農村抓起。所以他執意在巴河辦起一個新式學堂,指名要敬安去承當這個小學堂的校長。那敬安技無所長,隻有讀書識字是為強項,楊縣長生自巴河,對敬安的才學是很為知情的。

國民小學堂設在離張莊十多裏之遙的楊樓村附近,在巴河的西岸,巴河左右方圓隻設立了這麼一個小學堂。敬純催促敬安前往,去受了那一個校長的職缺。從此,敬安就成了人見人敬的張校長。隻是學校事務不少,離家又遠,他不得已就住在了學校。

那春桃正與敬安好得要緊處,被敬純生生阻擋,心中是沮喪不已。如今,見敬安住進了學校,認為合適自己的機會又來了,與敬安在學校裏幽會豈不正好?在一個晚間,她就趁人不備,摸黑趕往學校。事先,她也打聽好了路徑,除過路途有點遠了之外,還不算什麼難事。待她趕到學校,問明敬安住處,就把身橫了進去。見到春桃,敬安自然喜形於色,來不及噓問路途辛苦,二人就倒在一處。

敬安麻利的除下春桃的衣褲,就硬挺挺的進入了她的體內。一種久違的快意湧將上來,將兩個人都要淹沒了。春桃緊緊地摟抱著敬安的腰身,生怕這一刻的溫存會被人拽拉了去。

一夜翻覆,良辰苦短。天色將明未明時,春桃即起身離開敬安,匆匆趕回張莊。害怕為敬純警覺,會去學校尋敬安的事端。臨別之時,敬安一再叮囑,路途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