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席間第一杯酒非壯士莫屬(1 / 2)

於一個晚上,尚慶榮整飭匪眾,結成一支幾百號的人馬,一路踏歌,向張莊進發。

正行之間,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小匪,突然趕轉回來稟報:“情況有些不妙呢!如今張莊,正有一支帶槍的人馬出現。”

“紅槍會,紅槍會,沒槍行嗎?”尚慶榮哈哈一笑說道。

“不是,不是。他們帶的是那種能發子彈的槍。”尚慶榮聞言,臉色為之一變,心也寒了起來。

這一支人馬到底什麼來路呢?

這些土匪們平日慣使的兵器無非大刀、長矛,可現下誰都知道再怎樣了得的身手,也幹不過那些能取人性命於數十米之遙的火藥槍。當年,北京城鬧拳匪的時候,拳匪們都是吃了對方火藥槍的大虧,才落了敗。今日一聽說,張莊來了一隊身挎短槍的人馬,土匪們心裏都打了怵。原來正鏗鏘有力的踏歌,遽爾就停了下來。

尚慶榮一看這情勢,知道今日不會再有什麼作為了。還未見開兵見仗,大家的氣勢先自塌了下來,其結果是不難想知了。心道:怪不得張敬純眼下膽子長到頭頂上去了,原來是他勾連上了有火藥槍的主兒。膽氣壯了,竟敢收留侉子傷我手下性命,事後連個言語也沒有,枉費自己平日抬舉他,真不如當初一刀砍翻他,也省得今日費事。看我得了時機,弄幾把短槍來,再和你張敬純計較。

畢竟,大家都懈了鬥誌,如果執意前去張莊,絕對撈不到什麼便宜。尚慶榮當即傳喚一聲,大夥兒都散了個淨盡。這一夜,張莊周邊的村落,卻是沒得安生。這些賊們,守著“賊不走空”的教條,於路偷雞摸狗,劫財掠貨,鬧得是一團烏煙瘴氣。

張莊怎麼會出現一支身挎短槍的人呢?卻原來,當日作下七命大案後,敬義害怕官家查辦,敬純一力擔保不會有所差池。二人回身張莊後的第二日,敬純即派人去了縣城,找到在縣長身邊跟班的敬忠。對著敬忠將春桃遇害敬義扮作貨郎誘殺七人一節詳細稟說。敬忠聽聞之後,在縣長麵前一一據實相告。那縣長楊敬亭打小生在巴河,對巴河地帶的民生頗為稔熟,尤其對土匪為禍鄉裏痛恨到發指。聽說敬義一下子連除七條禍害,大為欣喜。敢情楊敬亭所轄的小縣,乃為民國時新置。它處於三個縣的交界之處,曆來民風強悍,匪情嚴重,其中尤以巴河地方為甚。為了加強對該地區的管理,剪除匪患,國民政府從原先三個縣中各個辟出幾個鄉社,設置為一個新的縣城。楊敬亭幼讀詩書,後來出外求學,學成之後,在外混跡。誰知多年以後再回到家鄉,竟然搖身成了這裏的首任國民政府縣長。他也極有光宗門楣的意思,極力堅持將新縣城的名字定名為巴河縣。從巴河將發小敬純的弟弟帶在身邊,也是一種在鄉人麵前的炫耀。敬忠也是不差,文武兼修,很快就讓楊敬亭引為左右手,時時帶在身邊。今一番曉得了敬義的壯舉,楊敬亭覺得有必要大肆造張一下,一來殺殺土匪的氣焰,二來也讓鄉鄰們看看他楊敬亭時刻在關注著家鄉。因此,他決定連夜帶隊去了張莊一趟。一個堂堂的國民政府縣長帶一班貼身衛隊本沒有什麼,偏巧給那尚慶榮撞見唬破了膽,竟然拉著一杆子土匪走脫。隻是這一下,倒讓張莊得了安穩。

先是敬忠回到家中,告訴哥哥縣長今晚到來。一聽說一個偌大的縣長要登自己尋常百姓的家門,慌得敬純連忙起身出外去迎。在村子外,迎見了縣長他們的一支人馬。看到敬純,楊敬亭下得馬來,主動走上前,一把抱住了他。一路二人,手扯著手,有說有笑,煞是親熱。敬忠則趕忙招呼其餘人等到家中坐上一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