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一站我們要介紹的是東漢末年的一次著名戰役官渡之戰。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經過長時間的混戰形成了袁紹和曹操為首的兩大割據力量。這次戰役就是這兩大割據者為了爭奪中原地區的關鍵性戰役。

東漢末年,董卓之亂(189年)後,經過了大約十年的戰亂,形成以曹操和袁紹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征戰中,袁紹、曹操兩大割據勢力逐漸壯大起來。198年,袁紹打敗公孫瓚,占領了青、幽、冀、並四州地區。曹操占領兗、豫兩州,並於196年迎漢獻帝到許昌,在政治上取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雙方都在積蓄力量,準備決戰。官渡之戰示意圖

199年六月,袁紹率領10萬大軍,進駐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企圖直逼許昌消滅曹操。同年十二月,曹操部署軍隊時,劉備帶兵占領下邳,屯據沛縣(今江蘇沛縣),與袁紹並肩反曹操。曹操為了避免腹背受敵,在第二年正月親自率軍東進徐州,擊敗劉備,逼降關羽,攻占下邳,駐守易守難攻的官渡。劉備隻身投奔袁紹。當曹操和劉備作戰時,袁紹的謀士田豐建議他從背後襲擊曹操,但遭到拒絕,致使袁紹失去了擊敗曹操的最佳時機。

二月,袁紹派大將顏良南下包圍白馬(進河南滑縣東)。此時曹操隻有兩萬人馬,力量相差懸殊。為此,他采用了謀士荀攸提出的聲東擊西、分散敵軍兵力的策略。四月,曹操先率軍出官渡抵達延津,假裝準備渡過黃河攻打袁紹後方。袁紹分兵向西迎擊曹軍。曹操則以張遼、關羽為前鋒,率輕騎兵突襲白馬。顏良率軍倉促迎戰被關羽斬殺,袁軍潰敗。曹操解了白馬之圍後,沿黃河向西撤軍。袁紹聞訊率軍渡河追擊,大軍抵達延津南麵,派出大將文醜與劉備繼續追擊。曹操故意丟棄財物,趁袁軍爭搶時,發動突襲,斬殺大將文醜,擊敗袁軍,順利返回官渡。

七月,袁軍主力進駐陽武(今河南中牟北)。八月,袁軍接近官渡,依沙堆立營。曹軍與袁軍相差懸殊,曹操采取了積極的防禦措施,雙方在官渡相持數月。這期間,曹操曾想全麵撤兵,但謀士荀彧認為撤退會讓局麵更加被動,不如加強補給,堅守不出尋找戰機。不久曹操派曹仁、史渙截擊、燒毀袁軍運送糧草車輛數千輛,使得袁軍糧草補給不足。十月,袁紹派淳於瓊率軍1萬押運糧草,屯積在距袁軍大營北40裏的故市、烏巢(今河南延津附近)。這時,袁紹的謀士許攸投奔曹操,獻計奇襲烏巢。曹操親自率軍火燒烏巢。袁紹得知後,隻派出部分兵力救援,主力卻攻打曹軍營壘,但官渡曹營戒備森嚴,防守嚴密,久攻不下。同時曹操卻猛攻烏巢,斬殺守將淳於瓊,大敗袁軍。袁軍得到消息後十分慌亂,內部發生爭執。曹軍乘機出擊,大敗袁軍。袁紹隻帶著800輕騎倉皇逃回河北,袁軍7萬多大軍全部被曹軍殲滅。

曹軍與袁軍對壘曹操為什麼一度失去信心,他的謀士又是如何勸阻他的?

袁紹率領袁軍主力逼近官渡,依山安營紮寨,軍營東西寬約數十裏。曹操也紮營與袁軍對峙。九月,曹操曾經一度率軍出擊,但沒有獲得戰果,隻得退回到營壘中堅守。袁紹建造樓櫓,堆土成台,然後派兵在上麵用弓箭俯射曹營,使得曹軍軍心浮動。曹操謀士劉曄建議曹軍製作拋石器具,對抗袁軍。曹操采納了他的建議,命人製作拋石用的霹靂車,向袁軍拋石擊毀袁軍的樓櫓。袁軍又采用挖掘地道的方式來攻擊曹軍,曹軍在營壘內挖掘長塹以抵擋。就這樣雙方在官渡相持了三個月。曹軍外境困難,前方兵少糧草又缺乏,士兵疲憊不堪,後方也不穩定,曹操幾乎失去了信心。曹操的謀士荀彧,堅持主張曹操應該堅持危局,加強防範,後部補給隊伍應該以10路縱隊為一部,縮短運輸隊伍前後距離,並以複陣(兩列陣)形式加強守護,以防袁軍前來偷襲。同時積極等待戰機,盡量突襲袁軍糧草。

袁軍與曹軍在官渡對峙時,袁紹的謀士都給他獻了什麼計策?

官渡之戰時,袁軍與曹軍對峙,袁紹的謀士沮授建議袁紹派兵駐紮烏巢糧倉兩側,以防曹軍來偷襲,袁紹沒有聽從。他的謀士許攸也提出,趁曹軍主要兵力都駐紮在官渡、後方空虛的機會,派出輕騎兵偷襲許州。袁紹也沒有采納。後來許攸投奔曹操,為曹操獻計得到采納,致使袁軍大敗。

大開眼界

官渡之戰決定了曹操和袁紹之間力量的轉變,是當時中國北方從分裂到統一的一次關鍵戰役。它對於後來三國鼎立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此次戰役也是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