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東北之王張作霖(4)(2 / 3)

最硬氣的“土匪頭子”

張作霖的一生極富有傳奇和戲劇色彩,有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在這位“土匪頭子”身上,恰恰是因為這些不可思議的事情,成為了張作霖成功的墊腳石。同時在張作霖的身上也發生過許多啼笑皆非的趣事,每每張作霖都能巧妙地化解,體現出了他的機智。由於是從貧苦階層一步步當上“東北之王”,張作霖也有他獨特的倔脾氣——張作霖事必親為,喜歡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覺。張作霖的硬氣救過很多次張作霖的命,也給他帶了飛黃騰達的機會。

張作霖年少時其實也讀過幾天書,少年時期的張作霖在父親的帶領下時常出入賭場,但兒時的玩伴有些在上學,張作霖就很好奇的去偷聽私塾教授的課程。時間長了張作霖也能背出幾段文章,這些書本上的東西開始吸引他,最後他感覺偷偷地聽滿足不了自己的求知欲,他就趴到窗戶上去看。有一次,私塾先生楊輔慶讓一名學生背《三字經》,這名學生背不出,卻聽見門外傳出兒童背誦《三字經》的聲音,這時楊輔慶才發現了張作霖,仔細詢問過後,發現張作霖不僅聰明,而且在回答他的問題是毫不慌亂。楊輔慶升起了愛才之心,免費教授張作霖知識。張作霖剛剛到私塾讀書時還十分守規矩,對私塾的一切充滿了新鮮感,慢慢的張作霖就對這種教育失去了當初的耐心,開始在私塾裏欺負同學,擾亂學習秩序。楊輔慶知道後,用竹板打了他幾下讓他改正,張作霖卻從此記下了仇,決定再也不去私塾讀書了。

離開私塾前,張作霖還幹出了一件誰都意想不到的事情,他不僅自己不上學,還堵到私塾的門口打跑了前來上學的同學。最後在張作霖母親的規勸下這件事情才到一段落。

不過,張作霖並非忘恩負義之輩。進奉天之後,他不忘這位老恩師,也為自己年少時所做的事情感到十分羞愧,他知道楊輔慶德高望重,就請他來做兒子張學良的啟蒙老師。

張作霖從小就脾氣倔強,很有“隻許我欺負別人,不許別人欺負我”的架勢,非常硬氣。不過,這也是當時在混亂的東北生存下來的秘訣,正是這種性格才造就了亂世中張作霖的崛起。

張作霖不僅對別人硬氣,對自己也十分硬氣。他對自己的要求十分嚴格,他知道作為領導者要在下屬麵前樹立威信,而這種威信是靠對自己行為的嚴格約束。

在治理軍政方麵,張作霖很有自己的風格。他對待下屬既有寬鬆的時候,也有嚴格的時候。張宗昌投靠到他的門下之後,張作霖撥給他一批軍費,張宗昌領到軍費後卻和其他將領聚眾賭了起來,最後把軍餉輸了個精光。張作霖知道後沒有對其進行責怪,反而邀請和他打牌的將領和張作霖一起賭,最後張作霖帶著張宗昌贏回了所輸掉的軍費。這樣一來,張宗昌更加為張作霖賣命,另一方麵,張作霖也借機向其他將領進行警告,讓他們知道賭博的危害。張宗昌是新提拔上來的將領,對於張宗昌的言行舉止,張作霖更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有一次張宗昌從黑龍江回來見張作霖,還沒有進辦公室就喊道:“老爺子,效坤回來了。”張宗昌前腳剛剛進門,就被張作霖一頓批評:“不要忘了你是個軍人,這裏不是家裏,作為一個軍人要有軍人的素質,出去重進。”張宗昌被這突然的一頓批評嚇出了一身冷汗,連忙退到門外舉手敬禮喊道:“報告!張宗昌前來複命。”

張作霖上過幾天學,也識得幾個字,當上官後他逐漸感到自己的不足,就開始讀書學習,還練習書法。有一次他出席日本人舉辦的一個酒會,在酒會上一位從日本來的上層想請張作霖留下墨寶。因為他知道張作霖是綠林出身,想讓張作霖在酒會上出出醜。隻見張作霖拿起毛筆寫了一個大大的虎子,再落款處寫上“張作霖手黑”幾個字,日本人見張作霖出了醜,就哈哈大笑。這時,張作霖的隨從急忙告訴張作霖他把“手墨”寫成“手黑”了,丟掉了下邊的“土”字。張作霖本來就很看不慣日本人,借著這個話頭厲聲對隨從說:“本大帥還不知道‘墨’字怎麼寫嗎?對付他媽的日本人手就是要黑,這叫寸土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