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漓史載:穆帝隆道三十八年七月初三,帝崩,傳位皇二子,月太妃掌權,群臣怒,妃斬殺七人,百官驚悚,不敢有抗。八月,新帝登基,月妃垂簾聽政,大赦天下。
清流是被劉公公帶到紫嵐宮裏的,這是貴太妃的寢殿,四周寬敞通明,烏磚地光滑,印得垂簾紗幔飄嬈,青瓷玉器桌案擺設皆是上品,清流雖低著頭走路也能感覺到這裏的奢華。
“你就在乖乖在這裏候著,等娘娘傳召。”劉公公回頭娘著語氣冷淡地道,清流趕緊點點頭,又一福稱是。劉公公就進去了。
清流站在外麵,隱約聽到裏麵的談話。
太妃道:“近日京中謠言安定些了吧?”
“回娘娘,經過整頓後,已無人再敢傳播謠言了。”似是某位大人的聲音,語氣裏是有些諂媚討好的。
“嗯,那官員們呢?”
“回娘娘,經曆上次朝堂大殿上斬殺抗命官員後,百官驚悚,現在已經安靜了許多,私下不敢再有任何交結,連說話都安分了許多呢。”
“嗯,很好,就讓他們這麼安靜吧。現在這種狀況,能維持表麵的安靜就很好了。”
“娘娘威福齊天,日後必會使天下人信服的。”
太妃不置可否,“吳越一帶的叛亂平定得怎麼樣了?”
“回娘娘,蕭大將軍英勇神武,自他披掛上陣討伐叛亂後,叛軍便是節節敗退,現在實力已不如從前了,其他地方的叛亂也被蕭將軍的神威懾到,現在也不敢太猖狂了。還是娘娘英明,挑將領挑得好啊。”
“可是本宮聽說秦壟一帶的反叛勢力愈演愈烈呢,還有些叛軍打著‘斬殺妖妃,還天公道’的旗號誓要斬殺本宮呢,這還叫不太猖狂?”
“娘娘。”這位大人的聲音有些顫抖,“秦壟蠻荒,淨出刁民,沒什麼人才,全是一群烏合之眾,他們鬧也鬧不了多久的,隻要再派位將軍過去平定,他們就不敢再造反了。”
“那你說說,派誰去比較好?”
“娘娘,這倒問對人了,下官有還真有一位好人才呢。”大人諂媚地笑道。
“哦?”太妃疑惑向他,“你倒是說說是誰?”
“就是下官的侄子汲墨蘭,他自小通悟兵書,六歲拜師,十五領兵操練,十七便已上場殺敵了,如今二十有五,更是人中龍鳳,娘娘也是知道的。”
“哦……汲墨蘭啊。”太妃似乎輕笑了下,情緒莫辨。汲墨蘭乃中書令蕭銘長子,一向有京城四公子之首美稱,的確也是個姿才出眾的人物。
“正是,那麼……平叛將軍一事……”
“汲大人!”太妃忽然拔高了一下聲音,“這平叛將軍一事,本宮自有安排,至於你的侄子汲墨蘭……”太妃清冷地笑了下,“現在蕭大將軍平南叛去了,如今的禁衛軍統領倒缺了一人……”
聽了這意味深長的話,汲大人或許是高興的,禁衛軍統領,可比平叛將軍職位大呢。然而,太妃卻忽然笑道,“就封他為暫代禁衛軍大統領吧,待蕭大將軍回宮,本宮再另行安排。您覺得如何?”
“啊?”汲大人愣了一下,暫代統領,那正統領一回來,他的侄兒還是什麼都不是,還不如直接去平叛立功將來封個好官爵呢。汲大人雖心中不滿,但還是得唯唯稱是,不敢有異議。就是奇怪他的侄子不就是在太妃當道的時候沒有幫助太妃一下嘛,太妃就那麼記仇,又或者他們之前還有什麼糾葛?
“那麼,汲大人,今天的政事,就先議到這吧,您若無事,便可先行退下。”
“是……是……”汲大人隻得恭謹拜退,卻又忽然補充道,“娘娘,臣還有一事稟告,齊王和楚王都從自己的封地攜眷回來了,如今也快要到京城了。”
齊王和楚王……清流愣了一下,腦子裏的記憶忽然回轉,似乎想起在哪裏聽說過一些流言,說什麼月太妃少年時曾心慕齊王,甚至進了宮當妃子也是因為他。也有說太妃之前是楚王的寵妾,楚王把她金屋藏嬌藏了大半年,獨寵一時……然而這些流言的真真假假不是清流所能去猜測的,也是她不敢去猜測的。
太妃似乎沉默了一下,忽然冷笑道:“回來了又怎樣,如今這局勢已定,本宮不信他們還能反手回天?”
“是是,娘娘洪福齊天,威懾天下,一切亂臣賊子都會望風敗倒。”汲大人諂媚一句,見太妃沒有理采,便懨懨地說道,“臣告退。”這才退下去了。
他一走,劉公公便上前拜道:“娘娘,奴才所說的那個宮女已經帶來了。”
“哦?把她帶進來吧!”太妃慵懶地說道,然後走到躺床上靜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