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 好飯莊(二)(1 / 2)

今後百合可能沒辦法在七八點更新,因為百合要上班啦,上班的地方很遠的說……不過文絕不會停的,謝謝親親們繼續支持啦!

*****

“若真這樣做了,豈不是發國難財?”夕夕瞥向他。

“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國難財都是橫財,生意人怎會不喜歡?”呂青羽深邃的目光,一眼探不到底。

夕夕心知他說得也不錯,在這種時候,夢想靠這種手段發財的人很多。善於投機的人一方麵哄抬物價,一方麵囤積居奇,以牟取最大暴利,最後受害的,終是那些兜裏僅有幾個銅板的小老百姓。若是這些小老百姓沒有了活路,而政府沒有相應的控製措施,任其發展,勢必成為國家內亂的導火索。所以,遇到這種情形,國庫儲備的賑濟糧應該盡早發給這些難民,當然這樣的方式治標不治本,不能對那些投機者構成有效的打擊。而最具殺傷力的一招應是調集大量的糧食,趁市場高價,集中大量拋售,給那些投機資本以毀滅性打擊,才能一舉穩定市場。

等等,那個駝背老爺爺說,“就等著官府的賑濟糧”!難道賑濟糧都沒有發麼?是因為監管不利?還是無糧可發?若真是如此,身為一國宰相的“爹爹”到底在做什麼?!

如此想著,夕夕隻覺車裏的空氣愈加悶得慌,忍不住將馬車簾子撩開。映入眼簾的卻是碩大的兩個黑底白字:蕭府!

圍著外城繞一圈,繞得暈了,竟忘了這條路是要經過這裏的。

大門應是剛剛修葺過的。因為,記憶中的門和廊柱沒有這般簇新的朱紅,記憶中的門梁彩畫也沒有這般繁複炫麗,而兩對兒絳色的大燈籠將這蕭府闊綽的門庭襯得更加喜慶,燈籠上幾個碩大的蕭字,顯然是爹爹的手筆。

門前,那條石板路上依然是車水馬龍,迎來送往似乎更勝往昔。那老張頭穿了一身嶄新的黑色長襖,挺直了腰杆站在門階上正笑著和一個低級官吏打扮的人拱手作別。他笑著一直目送那人的馬車離去,然後右手撫了左袖口,想是在捏那門包的份量,接著左右瞧了那幾個門前站崗的家丁兩眼,點點頭,方才一步一顛地悠然進門。這是他慣常的程序,沒有絲毫改變。

不知從何處奔出一個抱著小孩的女人,扯了一個家丁的袖口,問,“這是相府麼?”

家丁瞧瞧她襤褸的衣衫,板著麵道,“何事?”

“聽說相府施粥,怎麼沒見著?”

那老張頭轉回來,衝女人笑笑,“相爺怎麼可能在自己家門口施粥?都在各個城門口設了點兒,你去南門,近些。走快點,晚了便沒了。”

“謝老爺!謝老爺!謝夕夕小姐!”女人千恩萬謝地拜了,抱著小孩順著老張頭指的方向走了。

怎麼就謝到自己頭上了?夕夕覺得這女人實在可愛。隻可惜看不出府中有半點哀戚的景象,也不知道依依究竟怎樣?一歎,複將那簾子輕輕掩上。

為“亡故的蕭夕夕”施粥、搞得街知巷聞是一回事,在內對蕭府而言應是沒有一點影響的。

極目所至,一片紫微宮大殿的金色屋頂上閃著粼粼的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