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不少人嘀咕起來:這個公主當真是到什麼時候也不消停,在這種一觸即發的情勢下,說出這樣直接刻薄的話,豈不是在刻意挑起流血事端?但她為什麼說蕭正宗才是這世上最有野心的那個呢?一邊冒著冷汗一邊又迫不及待地抻長了耳朵想探聽這件事的真相。
品玉接著道,“我年紀小,向來直來直去慣了,此時要說的句句可都是實話。不錯,你們眼前的這位蕭正宗大人的確有很多的政績,但我要說的是,這些政績都隻是擺在大家麵前讓大家觀賞的玩意兒罷了!其實他不過是喜歡做一些表麵功夫而已。經不起一點考驗和探究。就拿最近的事來說,我們被關在天牢裏,本是死罪,但在行刑前,我們的人稍微使些錢,便很容易地將我們從監牢中換了出來,和我們一樣用了一點錢便被放出來的,還有一些大盜、搶匪。由此可見,我們國家中所謂的法紀已經渙散到何種地步!而那些人口口聲聲地告訴我們,這些都是上行下效的結果,聽說他們一個小小的獄頭給蕭大人上交的月錢便有萬兩之巨!這些錢若不能從這些獄卒身上撈回來,他們是沒有辦法活下去的!”
“我在這裏說的還隻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在我們的國家,許多本應在第一時間想到國家利益的地方,他們想到的卻是蕭大人的好惡,蕭大人的小金庫!而十分可笑的是,這位蕭大人在朝堂之前卻每每裝出一副愛國愛民的清廉模樣。不錯!他是樂善好施!在淮北大旱時,為了救助那些流離失所的人,他曾以蕭家的名義施粥放糧,這一放就是三個月!但他這些放糧的巨款從何而來?!他身為宰相,明知那些流離失所的人難處,卻為何不在朝堂之上堂堂正正通過官方的途徑解決這些問題?!原因隻有一個!他假仁假義,用非法得來的錢款收買人心,明明北方蠻夷蠢蠢欲動,他卻不聞不顧,用計掀起內亂,為了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做著準備!此乃國之大賊也!”
“而眼下非常可笑的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前一套人後又是另一套的****卻受著萬人景仰、和無數人追捧!卻沒有人仔細想過,他身為宰相之時,早已將國家的種種大權抓在手心,非但沒有做出讓人心安的政績,反而處處踐踏這個國家的尊嚴和傳統,如此狡詐陰邪的人一旦登上大位,又如何能夠將這個國家引領著走向強盛?!”
“我隻恨,自己未經世事,耳根子軟,竟中了他精心布下的圈套,落到如今田地!其實,所謂謀反一事,都在他的操控之中,大家隻要略微想一想,在事件前後,他的所作所為便可知曉!”品玉說到動情之處,不禁痛哭起來,“我……我對不起先皇,對不起奉先殿中的祖先們,也對不起我逝去的丈夫,差點釀成了大禍,我已無顏麵對他們,也無法麵對陛下……此刻,非自戕無以謝罪,我命不足惜,但若不能揭發蕭賊的種種劣跡,讓世人知曉他的陰險真麵目,我便是打入十八層地獄也不會安心!”
旁邊的汝王忙安撫她,“莫哭!此時正是同仇敵愾之時!莫讓蕭賊小瞧了我等!今日拚得性命也需讓這小人身敗名裂!”
蕭正宗見最初出去的傳令兵已悄悄轉回,還做了個安心的手勢,知道殿外已被重重包圍,當下也不再理會他們的攻擊謾罵,隻定了心神,道,“刺殺之事,你們既然已經親口承認,而在場的諸位皆已聽見,那便沒什麼好說的,都押回天牢吧。待朝會後,刑部重新審核他們的罪行。至於我是不是一個好的領導者,能否引領我淩虛一國走向強盛還需未來幾十年的檢驗,相信真正有眼光的人自然不會這般短淺。”
他此番話回複得十分得體,綿裏藏針。原本咄咄逼人的品玉在氣勢上便自覺輸了一截,恨恨道,“我們的目光自是短淺,否則也不會教一個野心家當槍使!但正因為上過當,受過騙,才會警醒些。”
蕭正宗笑得越發和藹可親,像個德高望重的長者一般,徐徐道,“沒有人會真的理會你這些話,因為如果一個人沒有野心的話,也不會站在這裏!在你眼裏也許是個貶義詞,但我這裏卻是褒義!人有了野心才會有進取之心,才會迎難而上,才會百尺竿頭,為達到目標肝腦塗地!一個完全沒有野心的人,我是不會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