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1 / 3)

呂不韋對異人說:“秦王年紀已長,千秋之後,即位的就是您的父親安國君,您的父親一旦即了位,就要立太子,您父親最寵愛的華陽夫人又沒有親生兒子,這麼一來,您的二十幾位兄弟全成了太子的候選。您如果能夠好好地孝敬華陽夫人,說不定會立您為太子呢!”

異人聽後十分感傷地說:“我現在哪裏還敢有這樣的念頭,如果不死在異國他鄉,能夠回到秦國去,已經心滿意足了。”呂不韋信心十足地對異人說:“我倒有個辦法,現在我拿出幾千兩金子來,派人到秦國去活動,讓華陽夫人來接你。到時候,隻要你聽我的安排,就可以確保你成為秦國國君。”異人聽了,簡直是喜從天降,哪裏還能不同意,連忙給呂不韋跪下,說道:“如果真能這樣的話,等我當上秦國國君,那麼我將與你共享秦國萬裏江山。”

異人的話正中呂不韋下懷,因為異人的承諾正是自己“囤積”異人這個“奇貨”所希望得到的最大回報。

呂不韋在得到異人的承諾後心滿意足地前往鹹陽,為他的“奇貨”尋找買主,這個買主便是華陽夫人。可他到鹹陽後,並沒有急於去見華陽夫人,他明白此時冒昧去見華陽夫人,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他拐了一個彎,先去拜見華陽夫人的姐姐,以異人的名義送了她一筆厚禮,又拿了一些玉璧、黃金,托她轉交給華陽夫人,說異人身在趙國始終沒有忘記她和華陽夫人,時刻想著回國來盡孝心。

華陽夫人的姐姐沒想到異人在趙國不僅沒被殺掉,居然還有財力送禮,就奇怪地問道:“異人在趙國的情況怎樣呢?”呂不韋早就知道華陽夫人的姐姐會這樣問,精明的商人不會露骨地吹噓自己囤積的奇貨,呂不韋也不例外,他認為要巧妙地挑起她對“奇貨”的好奇心,誘使她主動地提出疑問,然後再誇耀自己“囤積”的異人這個“奇貨”是如何與眾不同,這樣才能“賣”得一筆好價錢。因此,呂不韋慢條斯理地說:“趙王因為秦國屢次攻打趙國,現在又圍住趙都邯鄲,早就要殺掉異人,虧得趙國的卿大夫們協力保護他,才幸免於難。”

呂不韋的話果然挑起了華陽夫人姐姐的好奇心,她問道:“難道是因為趙國懼怕秦國嗎?”呂不韋認為此時炫耀自己“囤積”的這個“奇貨”的時機到了,便趁機說:“哪裏哪裏,如果趙國懼怕秦國,也就不會拚死抗秦了。隻是因為異人學問大,人緣兒好,又是個孝子,大家才不忍心他被殺害,都說秦、趙兩國交兵,實在與異人無關。每逢太子和夫人生日那天,異人總是去燒香磕頭,拜朝西方祈禱,為太子和夫人祝壽。趙國人見他是個孝子,都說殺之不祥。還有,異人喜歡結納天下豪傑,各國諸侯多少都跟他有點交情,他們也都勸說趙王不要殺他。如果換個人,有一百條命也早沒了。”

華陽夫人的姐姐聽了這番話,真是又驚又喜,驚的是異人竟有這般才幹,喜的是又這麼孝順。呂不韋見她麵露喜色,知道自己先期投入的金錢和後期對“奇貨”——異人品德的稱道已經收到明顯的效果,接下來還需要自己加一把火,以堅定華陽夫人和她的姐姐買下“奇貨”的決心。

這把火怎麼加,呂不韋也早就想好了。他知道華陽夫人的姐姐對於妹妹的未來非常擔心,因為妹妹無子,將來就很難做太後,即使做了,也不穩固,尤其是立一個生母還在的兒子做太子,那就更危險了。因此,呂不韋假裝惋惜地說:“令妹華陽夫人專寵於秦太子,那是再無他求了。隻是沒有親生兒子,日後年長,誰能靠得住呢?不知您有什麼打算?”呂不韋的這些話正好說到華陽夫人的姐姐的痛處,她連忙向呂不韋問計,呂不韋趁機說:“在太子的這麼多兒子當中,又有誰比異人更合適呢,他德才兼備,又有質趙之功,最重要的是對太子和夫人的一片孝心。夫人如果能收異人做兒子,自己也就有了兒子,異人也就有了母親,華陽夫人日後就不用發愁了。”這番話說得華陽夫人的姐姐在心裏暗暗稱是,她覺得異人的生母已經去世,如果能讓自己的妹妹認異人為子,再立他為太子,那是再好不過的事了,況且異人又有如此的孝心呢?她當即表示願意前去說服妹妹。

華陽夫人的姐姐見到華陽夫人後,送上呂不韋帶來的禮物,又前前後後地將此事說了一遍,申述利害,再動之以情,華陽夫人也覺得這是個好辦法,就同意了。於是華陽夫人軟纏硬磨,逼著太子安國君去接回異人。安國君認為能把異人接回秦國,也是好事,就讓呂不韋想法接回異人。

華陽夫人私下裏告訴呂不韋,安國君已答應把異人立為嫡子,隻是先別聲張,以免異人的其他兄弟和趙國知道後再生事端。呂不韋聽後非常高興,自己“囤積”多年的“奇貨”異人終於順利地被賣了出去,而且賣了一個好“價錢”,即異人已經成為秦國未來的儲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