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2 / 3)

沒多久,貂蟬看見董卓來了,便故意裝作與呂布拉拉扯扯,好像要投水自盡的樣子。董卓遠遠地看到了這一幕,他異常生氣,大喝一聲,呂布一驚,回身便走,董卓搶到戟,向呂布一擲,呂布把戟撥落在地。董卓搶戟再趕,呂布卻已走出園子。這時董卓的謀士李儒正好遇上,他聽了這件事情後,建議董卓將貂蟬賜給呂布,以籠絡呂布死心塌地為其賣命。董卓似乎想要采納這個建議,這樣事情對於王允和貂蟬就非常不利,怎麼辦?王允授意貂蟬變被動為主動。

於是,貂蟬再度假戲真做,當董卓把李儒的建議說出來的時候,貂蟬假裝大驚地哭著說:“我的身體已經屬於你了,為什麼又要將我下賜給家奴?我寧死不從!”說著她拿起牆上的寶劍要自刎。董卓慌忙奪劍,把她抱住說:“我和你開個玩笑,何必認真。”貂蟬隨即倒在董卓懷裏,掩麵大哭起來,罵道:“此必李儒之計,他與呂布相好,故設此計,不顧太師體麵和賤妾性命,我一定要生吃他的肉。”為了把整場戲演下去,貂蟬趁機對董卓說:“雖然太師憐愛,但此處不宜久居,恐早晚為呂布所害。”董卓傻乎乎地覺得貂蟬說的有理,便痛快地說:“我明天帶你回郿塢去,離開這裏就不怕被暗算了。”貂蟬這一出戲完全奏效了。

第二天,董卓帶貂蟬回郿塢的時候,百官都來拜送,貂蟬在車中遙見呂布站在人群中,呆眼望著自己,她便假裝掩麵哭泣,使得呂布如癡如醉,歎息痛恨。而此時有一個人正在不遠處冷眼看著呂布的一舉一動,這個人自然是王允了。他忽然出現在呂布身後說:“將軍為什麼不跟太師去,卻在此遙望歎息?”呂布回頭一看是司徒王允。王允接著說:“老夫近日身體不適,閉門不出,所以很久沒有與將軍見麵了,今天太師回郿塢,隻得抱病來送行,剛好又得見將軍,請問將軍為何在此長嗟短歎呢?”呂布答:“還不是為了你女兒貂蟬。”王允假裝吃驚,問:“過了這麼久,太師還未把小女許配給將軍嗎?”呂布怒衝衝答:“老賊自己寵幸久了。”王允急了,再問:“真有此事?太過了,太過了!”呂布將此事一一告訴王允,王允半晌不語,過一會兒才說:“這樣看來,太師淫我女,奪將軍之妻,的確太丟臉了。人們恥笑的不是太師,而是將軍與老夫。但老夫已年邁了,無足為奇,隻可惜將軍蓋世英雄,亦受此汙辱……”王允的激將法果然靈驗,他的話音還沒有落下,呂布馬上怒氣衝天,拍案大叫起來說:“誓殺此賊,雪我心頭之恨。”此時的王允還裝模作樣地去遮掩呂布的嘴說:“將軍不要這樣說,小心連累了我。”呂布說:“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豈能鬱鬱久居人下?”然而就在這時,呂布竟然擔心自己是董卓的義子,怕壞了名聲。王允不失時機地說:“將軍自姓呂,太師自姓董,擲戟之時,難道有父子之情嗎?”

經過王允進一步點撥,呂布終於倒向了王允這邊,決意要除掉董卓。不久,王允假傳聖旨邀董卓回朝受禪,董卓大模大樣入朝的時候,突然被呂布從旁一戟刺死。

王允施展的這個計謀雖然錯綜複雜,但是卻環環相扣,他巧妙地挑起敵人內部的不和,進而拉攏一個實力派呂布去擊敗另一個實力派董卓,最終使自己的計策獲得成功,他以自己弱小的力量,最終除掉了董卓這棵大樹,也是中國政治鬥爭中罕見的一幕。

3. 使對手在同一塊磚頭上跌跤

——張儀三騙楚懷王

常言道:吃一塹,長一智。然而很多人也許吃過許多“塹”,卻還是掉進別人挖好的“塹”裏去了。那麼是這個人足夠愚蠢,還是挖“塹”的人太聰明了?戰國末期的楚懷王就被秦國謀士張儀屢次欺騙,卻又屢次相信,最終身陷秦國不能善終,成為天下笑談。

戰國末期,楚懷王為了對抗強大的秦國,聯合齊國,組成齊楚聯盟,楚懷王為“縱約長”,與齊王互守信義。這讓秦王坐不住了,他要離間齊國與楚國,可是怎樣才能離間他們呢?此時張儀粉墨登場了,他主動對秦王說:“我憑三寸不爛之舌,南去楚國,借機進言,一定使楚王與齊國絕交而親近秦國。”張儀為何這麼有把握呢?原來,他早就知道楚懷王有個寵幸的大臣叫靳尚,楚懷王對其言無不從,於是張儀人還沒有到楚國,他的禮物就已經先送到了靳尚府上。拿人家的手軟,張儀的賄賂很快見效,靳尚心領神會地在楚懷王跟前把張儀的品德大大讚揚了一番,從而使得張儀人還未到,就已經在楚懷王那裏留下了好印象,以至於楚懷王親自前往郊外去迎接張儀,這為張儀的進一步行動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