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悲慘的往事(1 / 2)

提起這些人販子,白毛仙姑又氣又恨,一下子又想起了十五年前一段悲慘的往事。

白毛仙姑的家是雲霞縣土石村的,在縣城的西北方向約六十裏地,離著雲霞山比較近,大概有二十裏地。她原來的名字叫冼苗,在家排行老四。她家原來有六口人,父母和四個姐妹。那時候家裏很窮,再加上都是女孩子,地裏的活基本上都是她的父親去幹,所以父親在四十多歲的時候便積勞成疾,不治而亡。二姐和三姐在很小的時候也先後得病去世了,家裏就剩下她和大姐還有母親。

冼苗十歲那年,大姐嫁了人,就是鄰村一個人家的小夥子。當年大姐就生了一個大兒子,苗苗和母親都非常高興。特別是母親一輩子沒生過男孩,現在終於有了外孫,甭提多高興了。整天張羅著讓大姐帶著孩子回家,她想給幫著照看。

孩子半歲的時候,大姐帶著孩子回到了娘家,準備在娘家住一段時間,讓母親看看這個大胖小子,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大姐的這個兒子叫鐵石,意思就是像鐵和石頭一樣結實,不會得病。實際上鐵石的身體的確很結實,身體胖乎乎的,身上的肉很瓷實,看上去就顯得很強壯。自出生以後,鐵石什麼病也沒得過,就連打噴嚏幾乎都見不著。

更主要的是,這個孩子長得還特別精神,濃眉大眼,四方大臉,濃黑的頭發,白皙的皮膚,誰看了都特別喜歡。而且他還很少哭鬧,總是笑嗬嗬的。特別是見了生人先咧嘴笑,然後呃呃地發出嬰兒的聲音,好像在表達著什麼意思。給人印象深刻的是,孩子眉心有一個黑痣,胸心有一個像蠶豆一樣的紅色胎記。

這樣的孩子誰見了不喜歡呢!

白毛仙姑記得特別清楚,那一天是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藍藍的天空上飄著幾朵白白的棉花雲,太陽光溫暖地照在院子裏,使這個貧窮的小院煥發出一線生機。

早晨起來,母親就下地幹活去了。大姐蒸上一鍋饅頭,把鐵石放在小竹車上推到了院子裏。然後對苗苗說:“我去幫助媽媽幹活去,你看著孩子。半個小時後饅頭就熟了,你把火封上就行!”

苗苗答應著點點頭,然後拿著小板凳坐在了小竹車旁邊,看著大姐走出了院子。

苗苗家的房子是華北農村那種老式結構的傳統平房,有的也稱一明兩暗式的房子。就是一排坐北朝南的房子,一共有三間,中間一間是灶台間,對外開了一個大門。大門裏邊兩側一邊一個灶台,兩側灶台旁邊各開了一個門,一邊一間房子。

這排房子外側一邊有一個草棚子,草棚子外側用樹棍和玉米杆圍成了一個籬笆牆,在對著房子大門的位置有一扇小門。她們家因為窮,也因為缺少勞力,所以圍牆是用樹棍和玉米杆做成的。一般人家最起碼也是土牆。

鐵石坐在小竹車裏,苗苗推著小竹車在院子裏轉圈,並逗著孩子玩。孩子可高興了,不時地笑出聲來。

過了一會兒,苗苗好像聞到了一股子糊味兒,突然想起來鍋裏還蒸著饅頭,於是放下小竹車跑進了灶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