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六章 風波又起(1 / 2)

阮尚書來訪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許府,從許老夫人到管家,大家各有想法。阮家的這位尚書大人身份何其尊貴,進京為官多年,儼然已是朝廷的重臣聖上的親信。前幾年每逢過年,他還有空回來探親,近些年政務繁忙送份節禮就很不錯了。

雲雀鎮是江南極為普通的小鎮,曆代名人屈指可數,除了百年之前那位官拜丞相的宋姓長子,也就數阮家的尚書大人了。那位宋丞相的後人建了祠堂世代供奉,引以為豪無限風光,宋家也成為了雲雀鎮少有的名門,雖說子孫之中再也沒有做大官的,先輩留下的聲望還是常人莫及的。

阮尚書是吏部之首,但凡雲雀鎮的父老鄉親有難,隻要他知道都會施以援手,有罪的減刑,無罪的釋放。長此以往,阮家的聲望漸漸蓋過了宋家,阮老太爺出行必定有人送禮道謝,就連宋家後代見了他也要尊稱一聲“太爺”。

當初,阮氏嫁給許老爺的時候,阮家的聲望還沒有這麼高,但許老夫人看出了阮氏大哥的潛力,相信他不久之後就能出人頭地,所以無論如何都要結下這門親事。許家雖不是名門貴族,但也是大富之家,“瑞祥”銀樓每年的盈利都很可觀,周遭幾個鎮子的老百姓們置辦嫁妝彩禮首選百年老字號銀樓,所以許家的財力在雲雀鎮還是無人能出其右的。

阮老太爺看中了許家的財力,許老夫人看到了阮家的未來,兩家一拍即合成為親家。阮氏嫁給許萬山幸不幸福暫且不說,阮許兩家互惠互利都得到了不少好處,也都是雲雀鎮百姓眼裏真正的大戶人家,女兒有個好歸宿阮家也就無所求了,管他許萬山是不是朝三暮四的主兒,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有錢人家哪個沒有三妻四妾。

阮家寬宏大度,許老夫人也是通情達理,時常打點孝敬阮老太爺,對待阮氏也是視若己出,縱使阮氏對夫君不滿,對她這個婆婆也是沒話說的。許家遇到麻煩,阮老太爺打聲招呼,就有人幫忙解決,這麼多年風風雨雨,總算有驚無險事事太平。

有道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從牽扯到阮若詩,兩家的關係就變得微妙起來,起初阮尚書不肯紆尊降貴親上加親,緊接著許家恒大病不起岌岌可危,許老爺痛罵大舅子勢利眼白眼狼,許老夫人心疼兒孫對阮家也有了看法。不過,阮老太爺雖是一家之主,卻當不了兒子的家,阮尚書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與曹丞相結親,壓根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就算是他爹發話他也不理。

從此,阮許兩家結下梁子,許老夫人認為阮老太爺見利忘義薄情市儈,阮老爺有苦難言怪她不近人情不講道理。阮氏夾在中間很難做人,費了好多心思改善兩家的關係,後來許家恒康複成家娶妻,許老夫人心情大好,阮老太爺趁機示好,兩位老人終於盡釋前嫌。

然而,阮若詩大鬧壽宴的行徑再次激起了兩家的矛盾,許老夫人沒有當場發作已經算是給阮家麵子,府中休養的阮老太爺聽兒孫們議論此事,氣得舊疾複發連連咳血。許阮兩家亂成一鍋粥,許老夫人得知阮老太爺發病忍著怒火沒有送走阮若詩,但她不反對許老爺想辦法解決這個麻煩。

許老爺滿肚子火撒在阮氏身上,不惜以休妻作為要挾,其實,阮氏也是驚嚇過頭,隻要她冷靜下來仔細想想,就知道許老爺不過是在說氣話。許家休正妻他說了不算,還得許老夫人點頭才行,念在阮老太爺的情麵上,她也不會同意休了阮氏的。

阮氏出於明哲保身勸阮若詩離開許家,聽說阮尚書放下公務連夜趕來,絕望之中看到了光明。她大哥來了,許萬山還敢休她麼,雲雀鎮的名人來了,市井百姓還敢數落阮若詩麼!阮氏重新恢複了自信,再看阮若詩就不覺得是累贅了,這如花似玉的外甥女可是大哥的心頭肉,他來鐵定是給自己女兒出氣的。

現在,輪到許萬山頭疼了吧!

許萬山是頭疼了,疼得想不出法子應付從天而降的大舅子。昨晚阮若詩跳進池塘尋死,今早阮尚書大張旗鼓找上門,明顯不把他許萬山放在眼裏啊!他們阮家的人想來就來,問都不問一聲該不該來,仿佛許家大門隨時為他們敞開似的。

“老爺,阮尚書求見!”管家看來也不敢怠慢這位朝廷重臣,小心翼翼地詢問他家老爺的意思。

許老爺不曉得管家什麼時候進來的,聽見阮尚書三個字,瞪著眼睛拍著桌子,結巴道:“來了?這麼快就來了?剛才不還在渡口嗎?”

“是啊,轎子已經到門口了,好幾個差爺跟著哪,縣太爺也來了,就是他叫人傳話的!”

“他還有臉來呀,當官的狗腿子!哼,耍什麼威風,坐在轎子裏不出來,等人把他抬出來嗎!”許老爺念叨過縣太爺又數落大舅子,發了一頓牢騷之後意識到還是得麵對現實,官大壓死人,他的銀樓要是還想做生意,就不能得罪當官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