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下)(1 / 3)

利用競爭情報能夠增加企業管理人員決策的成功率。英國的3M公司曾考慮是否收購一家公司,因為這家公司的產品正在影響3M的一種產品的銷售。這是一家正在快速發展、市場份額不斷增長的上市公司,公司的老板很傲慢,對其公司的情況嚴格保密。大家隻知道這家公司在歐洲有幾家工廠,但有關該公司的產品及其經營運作情況的信息非常少。3M公司的情報部門於是對該公司進行了調查,發現該公司老板對他的生產能力沒有講真話,他的產品實際上不是來自他歐洲的工廠,而是來自遠東的工廠,價格極低。此外,盡管其市場份額在增加,但其利潤卻相當低,該公司完全是靠低價發展的。3M公司得出這樣的結論,該公司目前雖然是一個威脅,但威脅不會持久。3M公司於是放棄了對該公司的收購計劃。

還有一個例子,日本一個設計過大型油輪的海軍建築設計師準備設計日本的第一艘遊輪“水晶和諧號”。在正式著手設計之前,他和另外兩個設計師在全球乘不同的遊船遊覽,每天晚餐前,他們都會對豪華遊輪上的餐廳布置拍照,晚飯後他們會數一數酒吧裏有多少人,有多少人在跳舞,有多少人在甲板上漫步,他們也清點遊泳池裏的人數和躺椅的數量。他們對能看到的一切都作了記錄。他們每天工作到深夜,然後才回到房間裏把數據輸入數據庫,留作以後分析用。經過幾年旅行和情報搜集工作,模仿伊麗莎白女王二世號遊輪、重4.9萬噸的“水晶和諧號”遊輪下水了,日本從此成功地進入了豪華遊輪行業。

第三是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企業競爭情報能夠改善公司的總體經營業績,發現潛在的市場機會和公司存在問題,揭示競爭對手的經營戰略,提高公司的生存能力。建立企業情報係統隻需要有限的資源,也隻需將組織結構做有限的改變,但是得到的回報卻相當高。據《財富》雜誌的相關文章報道,有健全情報係統的公司的股票收益平均每股為1.24美元,而沒有企業情報係統的公司每股的收益要少7美分。另一家谘詢公司對24家航空公司和國防公司進行為期兩年的標杆比較的結果,也證實了企業情報對企業產生的巨大價值。比較研究結果發現,企業情報大大提高了企業投標的中標率,一般平均中標率約是18%,積極采用企業情報的公司的中標率有的竟高達67%。所以最好的公司都把企業情報當作他們“奪標計劃”的重要部分。企業競爭情報使他們的投標隊伍在搜集信息時,能夠準確地知道他們需要哪種信息,以及如何利用相關信息去贏得合同。據美國學者M、波拉特統計,美國企業經營利潤中約有35%是由競爭情報工作創造的。

正因為競爭情報是如此的重要,因此現代企業不僅需要具備產品開發能力、技術創新能力與市場開拓能力,而且還必須具備較強的競爭情報能力。所謂競爭情報能力,即是指獲取競爭情報並利用競爭情報指導行動的能力。它包括四個方麵:一是情報搜集能力,即利用不同的情報源,通過不同的渠道,廣泛地搜集與企業發展有關的情報能力;二是情報選擇能力,即根據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對大量的情報進行分析、比較、篩選的能力;三是情報處理能力,即對選擇來的情報進行科學的研究、處理和加工的能力,情報處理是使情報從無序狀態變為有序狀態的過程,處理後的情報分門別類,條理清楚,利用方便;四是情報利用能力,即企業有效地將處理後的情報應用於具體的企業活動之中的能力。

競爭情報風行世界

雖然競爭情報是一個新概念,但情報的競爭卻有著相當古老的曆史。早在世界文明發展之初,埃及的商行、雅典的商賈和羅得島上的小販,就已經注意收集商業情報了,因為了解情報有助於商業的成功。商販們竭力想知道競爭對手準備投放市場的貨物品類、質量和數量,以及將以何種價格出售。當然,在當時,這類情報活動大都具有偶然性,而且從事這類活動的往往是商販本人或他們的經紀人。

倫敦《經濟學家》雜誌寫道:“利用機密情報賺錢是一種和交易所本身一樣古老的做法。”美國學者拉·法拉戈曾說:“人類最早使用的武器就是石塊、棒子和情報。”一位發現獵物用於躲避烈日的洞穴的獵手,會悄悄地將其掩飾起來以占為己有。一位偶然發現鹽可以食用並可以令肉食增味不少的主婦,或一位發現遠方的采粘土場的泥土可以製出絕好陶品的匠人,為了獨享其用,均會隱瞞成功的秘密。這無疑都是人類早期的情報活動。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市場競爭的激烈,獲取情報的活動日益頻繁,並且目標性日益增強。

早在16世紀,常常借款給歐洲帝王的德國最大的商業和高利貸家庭銀行就已擁有龐大的情報機構。為了盡量減少損失,這些銀行主們特別希望準確地了解其債戶的地位穩固程度和償付能力。南德意誌的銀行主們就是因為情報掌握不準,沒有預料到其主要債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財政崩潰,而紛紛破產。

19世紀初,羅斯柴爾德家族銀行建立了自己的情報機構。由於這家銀行與歐洲所有的大型工業中心和商業中心,包括歐洲各國的首都,都有大量的業務聯係,因此,它不僅能夠搜集到歐洲大陸上各國的情報,而且可以搜集到歐洲各島國的情報。由於消息靈通,羅斯柴爾德家族銀行在倫敦的分支機構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前無古人的大規模金融投機勾當,這次成功的投機成為後來西方世界極力推崇的有效利用金融情報的典型案例之一。1815年6月,倫敦銀行主N、羅斯柴爾德在官方信差到達之前,獲悉了英國軍隊在滑鐵盧大敗拿破侖軍隊的消息,他立即意識到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降價拋出手中掌握的大量英國公債券,以便造成一種假象,似乎這位神通廣大的銀行主已得到英國軍隊失敗的情報。果然,英國股票交易所的經紀人紛紛上當,大量拋售手中的公債,使政府公債的價格急劇下滑。羅斯柴爾德見時機已到,便假手他人大量購進英國公債。第二天,英國軍隊獲勝的消息傳到國內,政府公債的價格又急劇上升,羅斯柴爾德大大地賺了一筆。

1862年,老約翰·波爾邦特·摩根在自己的事務所裏安裝了一台私人電話。靠這台電話,他比所有的競爭者都提前得知南北戰爭的消息,並把這一消息用電報告知了他在倫敦的父親,使他父親在所有英國投資者中獨占鼇頭。

弗利克是國際金融史上的傑出人物,作為德國首富,他在世界富商排名表上曾位居第五。年輕的弗利克從會計做起,很快當了公司經理,從事交易所活動。20世紀20年代弗利克成了富翁,被公認為金融天才。他掌握著龐大的情報網,有許多專家、經理都是他的秘密情報員,他們為他提供對股票有用的情報,並專門收集和分析競爭對手的各種材料,從日常報表、年終決算到年度報告,通過合法、非法的途徑了解大企業的經營狀況,對搜集來的材料進行係統研究。弗利克靠著情報人員的出色工作,在幾年內家產成倍地增加。

以上這些是傳統的企業情報活動,雖然也很普遍,也很激烈,但缺乏係統性與理論化,大多是企業的一種不自覺行為。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世界各國的軍事對抗被全球化的市場競爭所取代。商戰的加劇,使得傳統的情報工作和市場研究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以合法手段獲取信息並加以分析而產生競爭策略的競爭情報由此應運而生,並得到飛速發展。20世紀50年代,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懷思汀博士在通用汽車公司中建立了一個從事競爭分析和戰略決策的“作戰室”,開展了正規的競爭情報活動。60年代,日本為了進入美國和歐洲市場,在各行各業廣泛開展了以競爭對手和競爭環境為內容的情報活動。如豐田汽車公司為打入美國市場,全麵地搜集了美國市場和消費者信息,並以西德的大眾汽車公司為競爭對手,以“甲殼蟲”汽車為競爭產品進行情報研究,製定了一套完整的進攻美國市場的戰略。在此階段,美日的研究人員率先提出了競爭情報的概念,並在某些企業成功運用。但是,競爭情報真正作為一門學科,從理論、方法、技術、應用上加以研究,並由專門的行業性機構在全世界的企業中係統深入地加以推廣,則還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事情。其中有代表性的兩個標誌,一是著名企業競爭戰略學者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戈頓的《贏得競爭》、泰森的《競爭情報手冊與指南》等幾部奠基式專著的出版,二是1986年美國競爭情報從業者協會(SCIP)的成立。

美國是現代競爭情報研究和谘詢的發源地。1986年,美國競爭情報從業者協會(SCIP)在華盛頓成立,這是競爭情報業成熟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憑借美國政府的情報優勢和技術實力以及眾多的工商管理與信息管理專家的熱情投入,美國競爭情報工作不但在學術上取得了很大進展,而且在美國企業界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