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獲取:博采精選巧運用
“我們周圍充滿了信息,卻缺少真正意義的情報。”
一美國未來學家奈斯比特
在許多人的認識中,企業獲取情報,也要像政治與軍事間諜獲取情報那樣采取偷盜搶騙等手段。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企業情報人員的情報收集手段應該是合法的、正當的,他們更多的是將諸多公開信息加以甄別、綜合分析,透過表麵的信息,獲取到各種對企業有用的情報。
美國雪佛隆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飲料的企業。在產品打入亞利桑那州土珊市之前,該公司先委托亞利桑那大學人類學教授威廉·雷茲對該市的飲料市場進行研究。
一年之後,威廉·雷茲教授指著一大堆垃圾,按照垃圾原產品的分類、名稱、重量、數量、包裝,對雪佛隆公司的老板說:“垃圾袋絕不會說謊和弄虛作假,什麼樣的人丟什麼樣的垃圾,查看人們所丟棄的垃圾,是一種最有效的行銷研究方法。”他通過對土珊市的垃圾進行研究,獲得有關當地食品消費情況的信息,為雪佛隆公司做了這樣的分析:
勞動者階層所喝的進口啤酒比收入高的階層多;
中等階層人士比其他階層消費的食物更多,因為雙職工都要上班,而且太匆忙了,以致沒有時間處理剩餘的食物。依照垃圾的分類重量計算,所扔掉的食物中,有15%是還可以吃的好食品。
通過對垃圾內容的分析,威廉·雷茲了解到人們消費各種食物的情況,得知減肥清涼飲料與壓榨的橘子汁屬高層收入人士的良好消費品。
雪佛隆公司依據威廉·雷茲教授的調查結果製定飲料的產銷戰略,最後的結果是,威廉·雷茲教授成了雪佛隆公司的英雄,雪佛隆公司則成了利潤的英雄。
這個例子說明,企業獲取情報的方法和途徑都很多,隻要我們有心,就能敏銳地捕捉到許多能給我們帶來效益帶來財富的情報。事實上,我們中間很多人每天都在接觸市場情報,隻是因為缺乏情報意識,以致對各種情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即使收集了,也可能因為市場判斷、分析力欠缺,而無所作為。
在許多人的認識中,企業獲取情報,也要像政治與軍事間諜獲取情報那樣采取偷盜搶騙等手段。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真正的競爭情報,都是通過合法手段獲得的。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的東西,即使再有價值,也不能被稱為競爭情報,而隻能被稱為諜報,是非法的,不正當的。實際上,根據國外企業大量的競爭情報工作實踐所作的統計分析表明,對企業至關重要的競爭情報,95%都可以通過合法的、符合競爭情報道德規範的途徑獲得。
隨著越來越激烈的全球化經濟競爭,企業要想獲得持續發展,必須快速、準確、係統、科學地了解企業自身的競爭環境,掌握競爭對手動態,研究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競爭策略。因此,競爭情報往往帶有對抗性,要求在對手不協助,甚至是反對的情況下,去了解、分析對手,最終目的是戰勝競爭對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必須采取偷盜搶騙等非法手段去竊取對手的秘密情報。事實上,隻要我們掌握了競爭情報的獲取途徑與整理分析方法,就能夠通過合法的、正當的手段,獲取到我們需要的情報。比如競爭對手對於其產品的經營行為,肯定要通過必要的市場手段來實現,像對市場進行調查、宣傳、教育、招募、聯合等方式。其企業領導、幹部和員工的發言、講話和評論,網絡論壇中以及會議上各種關聯信息及人物的討論,媒體的采訪、報道和跟蹤,招聘信息的內容和變化,域名、商標、專利的注冊申請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地提到其重要情報。隻要我們有心為之,競爭情報就能通過合法的手段獲得。
競爭情報的素材是各種各樣的信息。占有、分析和研究各式各樣的信息,最終就會發現或者找到很有價值的競爭情報。根據《蓋爾數據庫目錄》的統計,一般公司的情報人員,都可以進入大約1.23萬個數據庫。由於這些數據庫中約有一半可以通過聯機進行存取,所以即使是外人,也可以通過搜索當地報紙、進出口記錄、政府文件和其他信息來源,獲得競爭對手的詳細資料。德士古石油公司的一名情報專家,就從中發現了該公司一競爭對手在燃料分配業務方麵的關鍵信息。該競爭對手把自己的內部業務通訊存放在一家公共圖書館裏,而圖書館則把這份報告輸入了聯機係統。
除了聯機信息外,一些報紙的分類廣告也是重要的線索源。這些廣告能夠提供關於公司所需人員的類型的資料,進而分析出該公司的技術發展方向。這一點,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搜集、整理、分析、判斷將更為容易。
對公開信息的及時跟蹤、整理、保存和分析,是情報工作的基本內容。十多年前,美國的鋼鐵業呈現出不景氣時,美國鋼鐵公司的老板從酒吧間的顧客暢飲聲中聽到了啤酒和各種清涼飲料消費增加的市場情報,於是想到容器的需求量必然隨之增加。當時飲料容器主要是玻璃瓶,但是玻璃瓶笨重,運輸不方便,若用金屬罐裝,既安全,又經濟。這個老板分析到這種趨勢,投資研究罐裝技術,當年該公司鍍錫板訂貨達到180萬噸,銷售收入達10億美元,占領了美國十分之一的鍍錫市場,該老板也發了大財。
一、情報的來源
許多人受電影電視的影響,認為情報都是藏在人家的檔案室裏甚至保險櫃裏,要獲取情報就必須飛簷走壁,破門撬鎖。其實不然。企業的競爭情報來源很多,像報章雜誌、企業的財務報告、展覽會上的聊天、市場的傳言、企業發的產品手冊、互聯網招聘廣告、政府的數據庫等等,都是企業的情報源。
漳州市藤器製品廠廠長朱國貞,習慣於從茶餘飯後的聊天、閱覽中有意無意地收集市場情報。有一次,他從一本外國雜誌上看到一幅廣告照片,畫麵裏四方形的編織籃裏鋪著墊單和被子,一隻狗在裏麵呼呼睡覺。從這本雜誌裏,朱廠長了解到,養狗、養貓在西方一些國家十分盛行。一般每個家庭都要養一隻狗或貓,還有的養兩隻。而寵物的主人卻常常因為不知道在富麗堂皇的居室裏如何安置這些寵物而頭痛。朱廠長立即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極具財富價值的信息,因為他們可以發揮自己生產藤製品的優勢,生產外國人需要的狗床貓窩,既讓貓狗睡得舒適,又不影響居室的美麗與整潔。說幹就幹,他立即組織人員,設計編織出了樣品,經外貿部門的介紹,該廠迎來了美國西部一公司的副董事長。麵對圓的、方的、橢圓的,既漂亮又精巧的狗床貓窩,這個美國人高興得讚不絕口。於是,中國人編製的狗床貓窩遠渡至太平洋彼岸,當年就有20多萬美元源源不斷地流進了藤製品廠的錢櫃。
漳州市藤器製品廠造狗床貓窩的成功,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到處都有值錢的情報,關鍵就在於我們有沒有敏銳的眼光,有沒有敏捷的思維!
美國著名的競爭情報專業機構斯坦福公司認為,競爭情報就是通過各種方法,跟蹤收集客觀的、行業的經濟情報信息、用戶和競爭對手信息,建立潛在用戶和競爭對手檔案,經過動態分析後優選出自己的競爭策略。他們的情報源主要包括19種:
1、報刊和專業雜誌;
2、行業協會出版物;
3、產業研究報告;
4、政府各管理機構對外公開的檔案(如工商企業注冊資料、上市公司業績報告等);
5、政府出版物;
6、互聯網及數據庫;
7、工商企業名錄;
8、產品樣本、手冊;
9、企業招聘廣告;
10、企業內部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