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兵是浙江凱恩特種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級管理人員,他同樣因為貪圖錢財,出賣公司的商業秘密,最終被判刑。
凱恩公司是能夠係列化生產電解電容器紙(電解紙)的廠家。生產電解紙不僅需要專門造紙技術,還涉及電氣、高分子材料化學等技術。公司將電解電容器紙生產工藝規程及各類技術設備,列入技術保密範疇,采取了相應的保密措施。現年40歲的胡海兵,1997年2月至2002年10月間曾先後擔任“凱恩公司”設備科副科長、研究所副所長、凱恩高新技術園電解紙項目部副經理,掌握該公司的關鍵生產設備、操作工藝等技術。2001年5月1日,胡海兵和凱恩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書》約定,胡海兵應自覺履行保密義務,不得把公司技術成果、產品製造工藝、配方、圖紙文件泄露、提供、轉讓給他人使用或自己使用。2002年10月10日,雙方又簽訂有關保守公司商業秘密的合同。但同日,胡海兵和凱恩公司解除勞動合同。
得知胡海兵解除勞動合同後,山東魯南紙業公司一名副總經理即向胡海兵允諾,如他能幫魯南公司設計電解電容器紙生產線,將給他80萬元酬金。
之後,胡海兵將凱恩公司有關生產電解電容器紙的工藝流程圖、設備平麵布置圖等技術秘密泄露給魯南公司,並指導該公司進行設備安裝。事後,魯南公司支付給胡海兵10萬元。
2004年10月,魯南公司在胡海兵指導下,利用凱恩公司的技術,生產出電解電容器紙,以較低價格銷售給凱恩公司在江蘇宜興、常州、海門、無錫等地的客戶。經杭州中喜司法會計鑒定事務所鑒定,凱恩公司為此遭受經濟損失473萬餘元。
2006年5月8日,遂昌縣人民法院以原該公司員工胡海兵犯有侵犯商業秘密罪,一審判其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20萬元人民幣,非法所得10萬元予以追繳。
宜賓絲麗雅股份有限公司的3名員工張斌、羅金友、楊建偉也因出賣公司的商業秘密,被四川宜賓市翠屏區人民法院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年至3年不等。
據新華社報道稱,2002年2月,張斌、羅金友共謀出賣宜賓絲麗雅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資料。羅金友向張斌提供了其掌握的宜賓絲麗雅股份有限公司的雙根絲(也稱雙錠法)技術資料,張斌又找到時任宜賓絲麗雅股份有限公司雅菲特保密員的被告人楊建偉,要他提供雅菲特(也稱扁平絲)技術資料,楊建偉遂將其保管的雅菲特技術資料提供給了張斌。隨後張斌、羅金友將這兩項技術出售給丹東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獲款96萬元。
企業內部人員有許多的便利接觸到企業的商業秘密,尤其是一些高級管理人員與骨幹技術人員,他們本身就是商業秘密的保管者。他們一旦受金錢誘惑,出賣本企業的情報,則會對企業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2006年10月31日的《石獅日報》便報道了這樣一個案例——
中國馳名商標企業彬伊奴服飾公司生產的“彬伊奴”品牌休閑服飾2004年榮獲“福建省著名商標”和“福建省名牌產品”稱號,2005年6月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以最快的速度占領市場,該公司從2005年開始改變經營方式,高薪聘請了兩位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來開發新產品,並每季召開產品訂貨會。2005年5月10日至12日彬伊奴服飾公司即召開2005年秋季產品全國訂貨會,效果甚佳。5月20日訂貨產品開始投產,至7月底生產成品上百萬件儲備在倉庫中,預備8月初全部上市。但是萬萬沒想到,彬伊奴開發並生產的產品還未上市,市場上就出現大量相同款式、不同品牌的產品。於是彬伊奴各地客戶紛紛來電投訴,並以訂貨產品已被其他廠家模仿,又在同一市場以更低價格出售,勢必給彬伊奴產品的銷售帶來極大的衝突為由,統統要求取消被模仿的十幾個款的訂單,其總量達80多萬件。
公司裏的所有技術開發員工均與公司簽有保密協議,還未上市的新產品怎會被人模仿?彬伊奴公司高層馬上意識到公司內部可能有人出售自己設計的樣品、式樣。2005年8月5日,彬伊奴公司開始進行內部調查,8月6日初步確定公司內部設計人員傅某有向晉江市××服裝有限公司出售設計樣品、式樣的嫌疑。在詢問過程中,傅某自己承認:從2005年7月始,晉江市××服裝有限公司找到自己,要求他將彬伊奴公司的服飾設計樣品、式樣偷出供其仿製,並表示將給予“豐厚回報”。於是,傅某就陸續將彬伊奴的服飾設計樣品、式樣偷出去給晉江市××服裝有限公司作仿製之用,作為回報,晉江市××服裝有限公司送給了傅某現金1萬多元、手機1部。直至案發時,彬伊奴公司已遭受極大的經濟損失和一定的信譽損害。
對於這種內奸行為,法律是絕對不能容許的。如果發生企業內奸出賣情報行為,企業可以立即向警方報案,並向企業內奸索取賠償。這幾年大量的案例已經昭示我們,出賣企業情報的內奸,無一不是以賠錢又坐牢為結局。
吃裏扒外的黑交易
哈羅德·沃登是一個頗有頭腦的工程師。他雖然說話輕聲細氣,但做事靈活謹慎,有敏銳的市場觀察能力。他曾在柯達公司工作了28年,兢兢業業,無可挑剔。
但這隻是哈羅德的一麵,在為柯達公司賣命的同時,他也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他曾幫助柯達公司設計了一台代號為“401機器”的絕密裝置,該裝置耗資達數百萬美元,可以合成一種叫醋酸脂的化合物,醋酸脂是照相膠片的基礎材料。如果公司能夠開發出表麵更平滑、品質更好和價格更便宜的醋酸脂,無疑可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優勢,並獲得豐厚的回報。
在巨額的金錢誘惑下,哈羅德最終動了心。1992年,時年已51歲的哈羅德離開了柯達公司,投資創辦了一家谘詢公司。但這隻是一個幌子,實際上,他金錢開道,收買了多個柯達公司的雇員和數十位已退休的同事,讓他們向他提供“401機器”的信息,當然,也包括其他敏感的商業情報或技術機密。然後,哈羅德就轉手將這些情報倒賣給柯達公司的競爭對手,從中獲取了巨額收益。
遭受巨大損失後,柯達公司終於發現了其中的“貓膩”,它一紙訴狀把哈羅德告上了法庭。麵對各種證據,哈羅德終於承認自己“偷竊”了柯達公司的財產。法庭最後裁決,哈羅德入獄15個月。
在競爭激烈的商場,像哈羅德這樣的“吃裏扒外者”一直沒有消失過。他們慷本公司之慨,肥自己之私,同時也使其他競爭對手從中漁利。2005年1月26日,淄博市公安局臨淄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偵破了一起侵犯商業秘密案。受害方淄博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主要生產稀土類產品,該公司與外方公司聯合研發的A產品生產技術在世界上處於領先水平,是該公司和外方公司享有獨立知識產權的一項重要商業秘密,該種產品國內隻有其一家生產。
A產品自投產以來,不僅給該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已經成為該公司的支柱產品。劉某從一名客戶那裏得知該公司的A產品利潤可觀,能夠掙大錢,於是向陳某(該公司的技術研究人員)提出在小加工廠生產這種產品,由陳某提供技術。陳某明知A產品生產技術是該公司極其重要的商業秘密,對該公司在市場中的生死存亡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其本人作為研發人員之一也負有保守秘密的義務,在金錢利益的驅使下,陳某還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條件,秘密竊取了該公司關於A產品生產技術的所有資料,並把資料泄露給了劉某等人,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許多人竊取他人的商業秘密,都要利用吃裏扒外的內賊,這樣裏應外合,才能達到他們竊密的目的。如莒南縣山東某發酵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三英(化名,下同),分管該公司下設的黃原膠廠。該廠自2003年5月建成以來,所產黃原膠質量一直不高,無法上市銷售,至2003年9月該廠更因發酵液染菌嚴重導致停產。而當時五蓮金粟公司黃原膠生產技術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提高產品質量從而達到占領市場份額的目的,郭三英以給予好處的承諾,指使該廠車間主任王四成勾結五蓮縣糧食經銷個體戶王五樂(其妻在五蓮金粟公司工作),通過金粟公司職工多次竊取黃原膠生產技術,並收買五蓮金粟公司相關技術人員到莒南縣山東某發酵有限公司黃原膠廠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因該廠製菌技術不成熟,郭三英繼續以給予好處誘使王五樂竊取五蓮金粟公司的發酵液,以提取菌種。2003年10月份,王五樂唆使五蓮金粟公司發酵車間職工張六玉偷取發酵液一瓶給莒南縣山東某發酵有限公司,該瓶發酵液經山東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鑒定,價值人民幣70萬元。莒南縣山東某發酵有限公司黃原膠廠通過上述手段,竊取了五蓮金粟公司黃原膠生產核心技術成果,並進行了投產營銷,給五蓮金粟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2006年6月2日,山東省五蓮縣檢察院以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對犯罪嫌疑人郭三英、王四成、王五樂、張六玉四人依法實施了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