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林府的不止林如海,還有林黛玉。
小黛玉本欲與胤禛相吻,沒想被癩頭和尚從中打斷。她回去林府的路上,一直不理癩頭和尚,生了一路的悶氣。等到林府門口,想起前事,覺得這癩頭和尚必被胤禛所戲,也並未得罪自己什麼,想要跟他說一聲抱歉的話時,回頭一看,哪裏還有癩頭和尚的影子?
這癩頭和尚自此去後,便了無音訊了。
小黛玉回府時,小璞玉卻一直守在門口等她,見他正坐在抱廈裏,歪著頭靠在梨花木椅上,嘴角向上,揚起一個優美的弧度,仿佛對他來說,等姐姐回家是件美事兒。
姐姐在外,小璞玉為何要等?又不是夫妻,夫遠遊他鄉,而妻在家裏望穿秋水?要說林如海和賈敏夫妻恩愛,在黛玉之前,賈母曾為林如海生過一子,三歲便夭折了,想想這已經是五年之前的事情了。如今年僅八歲的小黛玉是壓根沒有印象的。
但是,兩年之前發生的故事依稀掩映在小黛玉的腦海裏。那是兩年前的冬天,林黛玉年僅六歲,賈敏病重,當地有名的郎中看了搖頭歎息,背著藥箱就走了。林如海豈能不心焦的,分明是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
於是林如海便一封急信去了賈府,賈母得知,急派遣王太醫和鮑太醫,然而兩位太醫看後都隻說病入骨隨,不能治了。
一個癩頭和尚卻說自己能看,領來一個男童。這男童,四歲模樣,便瘋瘋癲癲的說道:“我今日送你一個童子,不知你有福沒福,若是有福,百日之後,童子若開口說話,你夫人平安無事;若是無福,這童子與你夫人都將身死紅塵,你也不必因此哀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複為奇,善複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這瘋和尚說完,便拂袖而去。
林如海聽說,便領養了這個童子,取名“璞玉”,本是個啞童,林如海天天教他說話寫字,小黛玉也平時與他一處玩耍,百日之後,璞玉開口說話,最先叫林如海為“爹爹”,其次叫賈敏為“娘親”,最後叫林黛玉“姐姐”。
自此回後,林府上下便視璞玉為親人一般,賈敏病情果然轉好,終因經了一場生死,有些後遺症,不能長熬夜,亦不能忽熱忽冷。林如海細心照料,賈敏日漸精神好轉,麵色紅暈,身體康健了。
“姐姐,你總算回來了,娘親剛剛派老嬤嬤來問話,我胡謅說你去上茅房了。那老嬤嬤竟信了,一直心驚膽戰這老嬤嬤會回來再問,一聽聲響,心驚要露出破綻,沒曾想是姐姐回來了。”林璞玉說道,聲音敦厚悅耳,關上了林黛玉的回憶之門。
林黛玉對著眼前這個並非親生的弟弟,有一種特別的感情在裏麵。這種感情是介於親情與友情之間的,比友情濃,卻是血濃於水的親情未滿。
“娘親可曾歇息沒有?”林黛玉聽璞玉說了此事,心裏安定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