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2章 民國時期回族(15)(1 / 3)

隨著抗戰形勢的發展,回民的抗日救亡運動也由淪陷區擴大到了大後方。由於流入武漢的難民日益增多,回族愛國實業家“前漢口總商會主席陳經佘……辦了難民救濟所六處,並且每天都一一巡視”(《回教大眾半月刊》創刊號,1938年2月。)。1938年2月,為配合中國國民外交協會、國際反侵略運動大會中國分會舉行的反侵略運動宣傳周的活動,武漢回民進行了總動員,“為國難祈禱,並願求全世界同道一致援助,以期正義伸張,和平實現”。14日下午,武漢及全國各地回民代表“在漢口民權路禮拜堂舉行反侵略祈禱大會,到會全國各地教徒代表及來賓千餘人……分別由馬教長領導為陣亡將士祈禱,李教長領導為抗敵將士祈禱,王教長為抗戰勝利與世界和平祈禱……五時半散會,繼全體教徒整隊遊行,至六時三刻始散”(《新華日報》1938年2月15日。)。湖北回民組織了“漢口市回民戰地服務團”和“中國回民救國協會青年服務團”(《湖北回族》,第96~97頁。),在河南、湖北兩地開展了多種多樣的抗日救亡活動,青年服務團還在英國駐宜昌領事館,太沽、怡和洋行附近福綏路27號旁邊一塊數丈長的圍牆上,用彩色書寫了“中國為世界和平而戰”漢英兩種文字的巨幅標語,當時被人們稱之為“國際標語”,收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甘肅回民的救亡運動以蘭州為中心遍及各地,還在蘭州讀書的楊靜仁等一些熱血青年,利用原有學術團體“伊斯蘭學會”迅速組織起來,在蘭州大中學校的回族師生中發展會員七八十人,通過舉行座談會、辦壁報、發傳單及深入回民聚居的臨夏、固原等地,開展抗日宣傳。西北重鎮西安的廣大回族同胞,在紀念“一·二八”上海抗戰六周年時,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日遊行示威,要求國民黨政府出兵收複失地,表示“本市回民願做政府後盾,衛國禦侮”,還不斷選送回族知識青年前赴西安、蘭州等地軍事學校和機關受訓,以培養抗戰人才。1938年9月13日,陝西回協召開了有數萬人參加的西北回民抗戰“獻旗”大會,除了向國民黨政府獻旗和向各界發出堅決抵抗日寇的通電外,還一致提出了“通電全世界回教徒共同聲討暴日”“電慰前方英勇抗敵將士”等提案的《告西北回民書》,呼籲全世界穆斯林兄弟起來共同“抵製日貨”“擴大援華運動”。

四川的回族愛國誌士成立了“四川回民抗敵後援會”,該會在1937年12月向各界發出的通電中表示,為爭取抗戰勝利“誓率全川回民枕戈待命。”1940年5月16日,雲南召開全省回民代表大會,研究討論了雲南回民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要求把救亡運動進一步引向基層。9月,還派代表前往重慶,代表雲南回族同胞向政府獻旗,“以表滇回抗戰決心”。

1938年12月,汪精衛叛國投敵,各地回民抗日救亡團體紛紛通電斥責汪逆罪行。1939年2月2日,“中國回民青年戰地服務團河南省回教青年救國會”致電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主張明令通緝。白崇禧在複電中說:“抗戰到底,為我國既定國策,絕非少數奸宄所能動搖……願我回胞,再接再厲,奮鬥不懈,以爭取最後勝利。”

在華北大地上,由於各地回民紛紛組織抗日武裝,日軍重施“以回製回”故伎,策劃募集“回教軍”兩千人,以“剿共”為名成立所謂“回教大隊”,當即遭到當地回民的堅決抵製;日軍後又策劃了一個集體移民滿洲的陰謀,準備每年移民一至五千人,強令華北占領區的回民“承認情願移民滿洲”。在廣大回民群眾的強烈反對下,敵人這一削弱回民反日實力的移民方案終未實現。

一些回族上層愛國人士,不僅出資創辦《回教大眾》《月華》《回族青年月報》等進步刊物,從事喚起民眾投身抗日的宣傳工作,而且還捐款獻馬,支援抗戰。“我們隻有一個敵人--日本,我們要一致抗戰!”,年近七旬的大阿訇馬良駿在聲援抗日大會上的講話代表了全國回族同胞的心聲(馬雲山:《抗戰時期回族人民的民族救亡運動事略》,載《回族抗日鬥爭史論集》。)。

總之,抗戰時期回族人民各種形式的抗日活動遍布全國,成為中國人民抗日鬥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